去年11月,一起交通事故夺走了四川民工刘中平的生命,家人在伤心之余,捐献出他的器官(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011年11月14日第6版《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这一举动在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时,还引起央视、《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
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了,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刘中平一家,他们的生活、工作还好吗?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刘中平生前租住的出租房。
刘中平家里的摆设还是那样简陋,一家人正在二楼聊天。见记者到来,刘杰赶忙端出一盘葵花籽和柑橘来招待,钟英已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我们一家人刚从四川老家回来。”钟英告诉记者,去年12月3日,她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四川老家办丧事,12月21日回到瑞安。在老家治丧期间,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有许多长辈对她捐献丈夫的器官不理解,在背后指责她卖丈夫的器官赚钱。“他们说归说,我心里明白就行,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钟英说,丈夫走后至今,家里少了一份收入,女儿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由于女儿、女婿每天中、晚饭不回家吃,这个时间是自己最难受的,因为以前有丈夫相陪,现在只剩下自己,所以吃饭也没了味道。
钟英说,她经常会做梦,在梦中与丈夫见面。在梦里,丈夫比走之前年轻了许多,“昨天晚上,丈夫还在梦中与我相约,下辈子还做夫妻。”钟英说。
坐在一旁的女儿刘杰说,父亲与母亲的感情非常好,记得母亲曾独自一人到广东打工,由于自己还小,正在上学,父亲只得留在家务农。那时候父亲与母亲基本上每周一封信,从未间断。
钟英还告诉记者一件丈夫的“糗事”:当年小女儿出生后不久,由于孩子还小,她关注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冷落了丈夫,没想到,丈夫吃起了女儿的醋,说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得宠。
钟英说,春节马上要到了,她希望丈夫在天之灵能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