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孩子托给保姆照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保姆就万无一失了。其实保姆只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思想交流,因此孩子就会出现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缺失。近日,本报连续刊登《保姆带大的孩子幸福吗?》及后续报道,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有网友认为,保姆带大的孩子出现自理能力差、文明意识薄弱等问题最终原因在于保姆自身的素质;还有网友认为,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家长把孩子全权委托给保姆照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网友“夏天的果实”:保姆往往只能照管孩子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其素质、习惯和语言文化都与孩子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思想交流,因此孩子就会出现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缺失。
网友“冰点”: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同事的孩子才3岁,不愿意与人接触,后来才发现是频繁换保姆的原因。照顾孩子的人必须非常温柔有母性,而且应该固定,才能给孩子稳定的心理依靠。而频繁更换保姆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造成一定的心理危害。
网友“小乐乐导购”:现在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拼命给孩子补钙补锌,却忘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网友“麻瓜麻麻”:父母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把孩子完全托付给保姆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网友“催眠的兔子”:在国外,孩子在三四岁前都是由母亲亲自带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亲子教育,把照顾孩子摆在工作前面,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有利。而在国内,很多妈妈觉得在家带孩子会耽误工作,被社会遗弃,于是生完孩子就出去上班了,这和社会风气也有关系。
网友“原味枫叶”:对于一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不应该经常更换保姆;而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尊重保姆,要让孩子明白保姆是来家里帮忙的,要存有感恩之心;对于文明意识缺乏的孩子,父母则要对孩子和保姆都进行适当的文明教育。
网友“叮叮奇遇记”: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孩子在客厅的一角玩玩具,而家长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电视。家长们虽然是在孩子身边陪伴着孩子,但心里却想着别的事情,这样的陪伴,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有限时间里,高品质的陪伴对于孩子心理营养的汲取是非常有利的。
(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