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雅 实习生 郑晓晓)昨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多睡一小时”,关注睡眠品质。今天你多睡1小时了吗?
不少孩子
也有睡眠障碍
家住兴隆花园的池女士近来一直担心女儿的睡眠状况。今年才8岁的小嘉虽然每天晚上22时多睡觉,可是一过零时,她就会自动醒来。睡眠不足,让她白天精神恍惚,没精神上课。
“不到零时,我儿子根本就不会睡觉。”家住聚鑫城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刚满两周岁的儿子一到晚上就特别精神,睡觉前不玩一会手机甚至不愿意上床。这让陈先生很是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睡眠障碍越来越年轻化,不少孩子开始有入睡困难的障碍。这类孩子中,大部分都有睡前玩手机、iPad或者电脑之类电子产品的习惯。
很多人睡前
离不开电子产品
“每天晚上,我一定要开着电视听着电视声音才能睡觉。可是我又经常会在睡着后,被电视声音给吵醒。”家住体育小区的罗小姐说,每次醒来后要再深睡便困难了。安然入睡,一觉到天亮成了她每天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做设计的李先生则表示,他经常会在准备睡觉的时候,因为赶上电视播放他喜欢的节目,或是QQ上一个好友找他聊天而顿时睡意全无,反而越来越有精神。
电视、电脑、Mp3、iPad、手机……生活中日益丰富的电子产品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必需品,甚至开始侵占我们吃饭、休息和睡眠的时间。记者随机调查的30名市民中,近八成人表示,在入睡前半个小时内一直与电子产品为伍。不少市民还表示,醒来后第一件时间就是打开电子产品,看电视或者刷微博。更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说,经常在熟睡中被手机、电话铃声惊醒,然后长时间不能入睡。
医生建议:
睡前把自己“放空”
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专科副主任项玉林指出,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低,都可以称之为垃圾睡眠,它和垃圾食品一样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两大杀手。
项玉林说,睡眠前上网,大量的信息很容易引起大脑兴奋,延迟入睡时间,影响睡眠质量。如果睡前玩网络游戏、看刺激性图片和电影,还可能引发各种离奇古怪的梦。
项玉林建议市民,睡前把自己“放空”,关掉电子设备,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和孩子上网、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争取多睡1个小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跟电视和网络‘抢’睡眠,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