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晓 记者 金汝)“大哥的坟墓改造后,种上树和草,绿化好多了,而且我们不用再担心坟墓被强制拆除,真是一举两得。”昨日,家住锦湖街道的高阿姨说。
高阿姨口中的“改造坟墓”是我市殡改的新措施。记者昨日从市殡葬管理所获悉,我市采取“禁新改旧”措施治理“青山白化”:在禁止新建私墓的同时,开展私墓生态化改造,也就是拆除私墓坟圈和在坟背上覆土,保留墓穴和坟坦,以土生草。
高家的坟墓是去年翻新的,位于锦湖街道西岙村的山上,在瑞枫公路沿线范围内。坟墓是瑞安常见的椅子坟,也是一座侨坟。
市殡葬管理所所长李翔介绍,以往“青山白化”的症结在于坟墓的硬化措施,既破坏生态,又污染视觉。殡改部门拆除私墓后,坟主很快又修复,“青山白化”极易卷土重来。
今年“禁新改旧”政策出台后,市殡葬管理所选择了锦湖、莘塍、马屿三地的100余座私坟开展生态化改造试点。
“拆除私墓坟圈和在坟背上覆土,种上树木、花草这样能基本恢复山体绿色植被和自然生态。”李翔说,如果市民要改造私坟,可提出申请,由政府部门来进行生态化改旧。
高家的坟墓成了我市首例“改旧”的私墓。如今,这座坟墓的坟圈已拆除,种上了绿色的灌木,坟坦上也覆盖了一层泥土,种起了小草。远远看去,坟墓与周围山体融为一体。
“治理‘青山白化’时,这座坟墓被拆掉坟圈,地上散落着石头、泥土,我们都没地方落脚。改造后就好了,看上去挺整齐,绿化也多了。”高阿姨说。
西岙村党支部书记林中星说,生态化改造私墓不但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坟墓,而且坟墓更美观,许多坟主反应挺好。“下一步村‘两委’将把改造后的高家坟墓当作样板,做村民思想工作,让更多坟主尽快改造私墓。”
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殡改办主任朱宝存表示,从本月开始普查全市坟墓,并录入殡葬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全面禁止新建私墓行为,对新建、扩建、迁建的各类私墓一律予以拆除;同时扩大“改旧”试点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私坟进行生态化改造,美化环境。如果试点成功,将在全市全面推广。争取2015年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