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乡僻壤旧家贫,五柳池边勤读书。岷老怜余如幼子,叔师训我作畴人。学诗无计追苏白,筹算犹期继祖秦。饮水思源同八十,小词遥祝鹿城春。”这是1982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为庆贺母校温州中学建校八十周年,所写的一首贺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母校、对恩师深切的感激之情。“岷老怜余如幼子”中的岷老,就是指温中校长洪彦远(1879—1958),他字岷初,与苏步青有过一段非同寻常的师生情缘。
洪彦远居瑞安县城林宅巷,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祖父洪炳莹是国学生,当过候选盐运使司知事,父亲洪绵淮为廪生,岁贡选任遂昌县教谕。当年,洪氏是瑞安赫赫有名的望族,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每岁科考张榜,洪绵淮与叔叔炳文、炳枢,弟弟锦濂、锦标,往往齐登榜首,被乡贤孙锵鸣誉为“五洪君”而名噪一时。
洪彦远这辈兄弟五人,也个个出息:长兄彦威与五弟彦淇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三弟彦亮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四弟彦杰毕业于北京法政学校。彦远是老二,为寻求科学救国之路,也与几个兄弟一样,放弃科举仕途,于光绪三十年(1904)东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深造,经七年苦读,毕业后回国参加留学生考试,授师范科举人,从此终身与教育结缘。
民国初年,洪彦远先后在河北保定师范大学、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数学,与沈钧儒、许寿裳、鲁迅等同事。不久,他调浙江省教育厅任秘书长,其时沈钧儒为教育厅长。1915年,他回温州出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校长。
温州中学前身为温州府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国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倡导创办。洪彦远在任期间,为适应时需,鼎力革新,努力将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温中。在他的倡导下,学校除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普遍开展徒手操、哑铃操等体育活动。同时坚持举办师生运动会,比赛项目除了田径,还有体操、拳术、游戏、歌舞等,使校园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活力。
身为校长,洪彦远爱才重教,知人善任,为培育更多人才,他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广聘名师来校执教,还躬身力行,亲自兼授数学,编写讲义。为改进学校的基础设施,经他多方奔走,终于落实基建资金,于1917年对校舍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将原来已破旧不堪的中山书院两厢拆除,改建为西式楼房,作为教师办公室; 又将旧式正厅拆除后,改建成八角顶的走马楼, 楼下为大礼堂, 楼上作教师宿舍……经过一番精心改造,使得学校面貌一新,各项设施一应俱全, 堪称全省一流。
洪彦远一贯重视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或许他也是读理科的,所以对学生中的数学尖子,更是情有独钟。他经常教导学生说:“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只有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科学才能发达,国家才能富强”。全国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就是他当年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师生两人亲如父子,留下了一段迄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苏步青是从平阳腾蛟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19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十中学。洪彦远自调到这里当校长后,耳朵里就灌满苏步青这个学生的名字,几乎各门任课教师都对学冠全班的他交口称赞,连体育老师也夸奖说:“别看小苏年轻个子小,却身手敏捷、动作灵活,还是学生足球队的守门员哩!”尤其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数学教师杨霁朝,对苏步青更是赞不绝口,说他简直是个数学天才。
一向爱才若渴的洪彦远,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位少年俊才。他专门调看了苏步青的数学作业本和作文簿,不禁两眼发亮,越看越喜欢。他觉得人才难得,对这样一个学习尖子,一定要精心呵护、好好培养。
次年,正巧杨霁朝调教物理课,由洪彦远亲自兼教苏步青班的平面几何。有一次,洪彦远让学生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这条定理,苏步青一气罗列出20多种解法,直把洪校长看得心花怒放。他决定将此作为校方数学教育的突出成果,推荐参加省教育展览会。
此后,他对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的苏步青,总是给予特别关照。有一天,他还把苏步青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勉励道:“你很有数学的天赋,应该在这方面多加努力,有机会最好能出国深造,我会尽力帮助你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洪校长所讲的确是爱生如子的肺腑之言。
1919年,苏步青中学毕业后想出国留学,但苦于家庭困难,根本无法成行。这时,洪彦远已调到教育部工作。于是,苏步青抱着试试看的一线希望,给洪校长写了封求援信。没想到事隔不久,他就接到老校长从北京寄来的200块银圆。就在这一年秋天,苏步青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赴日本留学的海轮。那一刻,他怀里揣着洪校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临别赠言;耳边响着恩师“一定要为中华的强盛而发奋读书”的谆谆教诲。苏步青壮怀激烈,拳拳之心充溢着报国之情。
苏步青没有辜负恩师的殷切期望,学成归来后报效祖国,业绩辉煌。多年来,他一直缅怀洪彦远校长对他的培育之恩,这一切,他在《怀念我的老师》一文中,曾有过详尽表述:“洪校长兼教平面几何,看到我勤奋学习,很高兴。他常在自修时看我的作业本,每看一道题,就露出一丝笑容,有时频频点头……当时,我捧着白花花的银元,激动得流下热泪,洪校长不仅在数学方面引导我走上成才之路,而且从经济上给我及时资助。我非常感激,因为这是我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洪彦远一生执教,桃李遍天下。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中精英无数,除了苏步青,还有曾任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王国松、浙江教育厅长叶溯中、全国邮政局长郭心崧、地政学院院长萧铮等,他们都是洪老先生的高足。
1958年,洪彦远卒于家中。苏步青不忘师恩,亲笔为老校长题写了墓碑。
马知力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