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十分关心,甚至重视孩子坐在教室的什么座位。那么,教室座位中的二排四座是否属于“黄金宝座”?老师是否会给调皮学生安排“特殊座位”?关系太好的同学能不能当同桌?后排的座位是不是调皮生、差生的“专属座”?孩子跟调皮生、差生坐,成绩是否会受到影响?
家长:希望孩子坐个好位置
我们看演唱会的时候,坐座位得分个内外场、VIP座,价高者得之。然而,在绝大多数小学生家长眼里,孩子上课坐哪儿的意义远胜过看演唱会,甚至还出了一句话叫作“金三银四黄金位”。
一家长网友发帖称,儿子天天刚上小学,开学后他被安排坐在倒数第二排,但后面的同学很吵,天天经常听不清楚老师讲什么……她想找老师沟通一下,让孩子坐在教室居中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黄金座位”。在她看来,选择这几个座位有讲究:一二排粉笔灰太大,孩子易患呼吸类疾病,而且距黑板太近,影响视力;坐倒数几排座位,孩子看不清老师板书;坐边上,因黑板反光,会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网帖引来百余网友讨论,有类似想法的家长还真不少,“老师上课对‘黄金座位’学生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孩子上课就不敢开小差了。”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学习成绩与“黄金座位”之间无必然联系,就算坐在教室中间,上课开小差依然不能很好地学习,相反坐在教室边上和后排的学生会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会更集中,理解力更强。
记者随机采访了我市一些小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于孩子的座位是否重视。
家住市区外滩的秦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对于孩子在教室里的座位,她直言不讳:“居中靠前的座位当然最好,老师容易关注到,接受提问的机会就比较多,而且孩子看黑板不吃力;太靠边的话黑板会反光看不见;而坐第一排也不好,容易吃粉笔灰,对身体不好。”
家住清莲小区的张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作为家长当然会比较重视孩子的座位。我个人认为第二、三、四排的位子最好,远近距离正好。”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班里是按个子高矮排座位的,儿子一直以来都坐第三排。”
除了“靠前居中”的座位外,对其他座位家长们也是各有偏好:有的家长认为靠窗座位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有的家长则偏好靠窗座位,觉得空气比较新鲜;有的家长喜欢孩子单人单桌;有的家长则认为靠近小组过道一侧的座位也不错,因为老师讲完课后都习惯在教室里走动,解答学生疑问。靠过道一侧的学生比其他学生问问题更有优势,同时,因为老师常从过道经过,两边的学生上课也不敢开小差。除了想让孩子坐在最佳位置,个别家长对孩子的同桌也是非常在意。莘塍的李女士就表示,最希望老师给儿子安排一个又乖学习成绩又好的同桌,这样能带动孩子学习。
学生:对座位不是很敏感
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关于“座位和成绩是否有关系”的调查显示,认为“学习靠自觉,跟座位关系不大”的网友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2.5%;认为有关系的占31.3%;认为完全没有关系的占6.2%。参与网络调查的网友多数是学生。
“我成绩还不错,但是个子高,视力也不错,所以一直都坐后排。”上小学六年级的小雅说,“我不知道哪里座位比较好,也有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一直坐第三排,所以我觉得学习主要还是靠自觉。”
四年级学生张浩则表示:“如果让我选,我会选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坐,坐前面还是后面都可以,就是不要一个人坐。”
老师:尽量遵循公平原则
教师对座位一般怎么安排?依据什么原则?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学老师,让他们谈谈对于学生座位的看法。
红旗实验小学老师叶芙芳曾做过几年班主任,她告诉记者,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家长要求老师让孩子换坐到中间靠前的情况比较多,高年级的则比较少见。叶芙芳告诉记者:“我们的座位是按学生身高排的,然后再根据同桌的成绩、性格、小组的平均水平等方面做微调。比如两个好动的或者都要强的学生不能坐在一起,成绩好的学生结对相对较弱的。调皮的学生会坐比较后面的位置,学困生则会更靠近老师。”所以面对家长的换座要求,她通常会与家长做好沟通分析工作,“换座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学习,相反一个学生换座往往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她直言,并不是坐在当中靠前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不论哪个同学掉队,都不利于整个班级进步。所以老师上课会常常走动,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此外叶芙芳补充道:“家长可能过于重视在校园内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认为孩子坐在容易受到老师关注的位置上更利于学习。其实同龄孩子之间相处时间更多,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主观意识、伙伴意识逐渐养成,‘生生关系’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显得更重要。”
市实验小学老师宋雅敏表示,目前家长更多的是因为孩子视力问题要求换座,如近视的想坐得近一点。针对家长对个别座位的“执着”,她认为:“并不是坐在所谓的‘黄金座位’成绩就比较好,也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坐后排的。而且中间和靠边的位子不固定,班里的座位会定时按顺时针方向,以大组为单位轮换。此外,现在我们用的是无尘粉笔,而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所以坐第一排不需要太担心吃‘粉笔灰’”。宋雅敏告诉记者,的确有老师给调皮学生安排“特殊座位”的情况,她认为这虽然对学生有一定警戒作用,但也容易给学生贴上“标签”,不利于同学相处,“我认为教学还是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比较好。”
此外老师们都表示,排座位基本以身高为大前提科学排座,再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成绩、性格等,做人性化微调,而教师们都会做到上课时多走动,视线照顾到全班同学,务求尽最大努力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记者 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