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高振千
“诗人蓝蓝”即河南籍诗人胡兰兰,日前以普通学生家长身份向教育部官方网站的部长信箱发送了一封公开信,为“备受应试教育摧残的数以亿计的孩子们”呼吁教育改革。这封信同一天全文发布在新浪微博上,被网友转发了上万次,无数中小学生家长感叹作者道出了他们共同心声,并期待教育部能够有所行动。
这使人联想到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自述”《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同样出自家长之手和亲身体验,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实,除了媒体披露之外,无数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现行教育都有切肤之痛。但是,大多数家长无处倾倒满肚子的苦水。少数个性独立的家长,由于对教育的不满,索性将孩子从学校撤回来,进行私塾式的家庭教育。当然,绝大多数家长,只能万般无奈地顺应现行的应试教育,给孩子择校、送孩子学特长、陪孩子上辅导班,最后沦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连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普遍感觉到教育之“痛”,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事实上,这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不是缺乏改革,而是教育改革的效果差强人意,大量教育的顽疾非但没有得到好转和根治,而且积重难返甚至日益加剧。
有意思的是,作为学生家长尚且能掀起一阵阵波澜,而作为学校教育实施者和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却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对教育问题熟视无睹、噤若寒蝉。即便有个别怀抱教育理想的教师、校长,但由于与当下的教育大环境格格不入,常常被视为“另类教师”,其改革大多也以夭折为结局,最后以落寞的失败者收场,充满悲凉的色彩。
说到教育改革,大家总认为是一件很大很宏伟的事,以为都是专家学者的事,是少数教育行政领导者的事。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广大教师才是真正的改革者。教育改革靠一线教师的全体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和改革热情,发现教育中存在和产生的种种问题不断加以解决,归纳总结出来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一线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可怕的是,身为教育体制之内的大部分教师,在百弊丛生的职业消磨之下,犹如“温水里的青蛙”,渐渐地也就跳不出那个温水了。这也注定教育改革一直停滞不前,难以继续深入开展,更不用说有多大硕果和成功。既然教师因循守旧,对教育改革不管不问,这也难怪学生家长接二连三地站出来“大声疾呼”。什么时候,教师都能主动自觉积极地投身实实在在的改革,那教育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