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3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好,张之伟老师

    走好,张之伟老师

    ■高振千

    12月17日上午,有朋友在QQ里发讯息给我,张之伟老师早上走了。随后,又有两位朋友在电话中告知此事,并商议、安排代表瑞安市语文学会去吊唁。

    20多年前认识张之伟老师时,他已是瑞安市进修学校高级讲师、语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协浙江省分会会员、中国文学语言艺术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会员。那时,我在一所乡中教书,他到学校里找我的同事才有幸得以见面。着一件蓝色中山装,拿一个黑色的人造革提包,穿一双黑色的旧皮鞋;微胖的身材,宽大的脸上慈眉善目,渐秃的头顶花白发稀疏,说话平阳腔。多年来,张老师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形象。

    那时,我刚完成平生第一篇语文教育论文《听说教学的失落、地位及措施》,就趁机拿给刚刚相识的张之伟老师看。张老师肯定了这篇论文的可取之处,也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供我再修改论文时参考。后来,这篇论文获“瑞安市中语会第五届年会交流奖”。

    张之伟老师吸收我为语文学会会员。那时,对于一名初出茅庐的乡中语文教师来说,能加入学会是件十分荣耀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激励我探究语文教育及撰写论文的兴趣、积极性。在他编印的年会论文集中,还收入我刚刚出炉的《〈荷塘月色〉浅析》。

    我至今还记得,那届年会是在仓前街老市府对面的进修学校里开的。人不是很多,大约五六十人,除了语文教师,还有其他行业的语文爱好者。会场很简陋,就在没有任何布置的教室中,大家都比较随意地坐着,各作自己的论文发言,然后共同探讨。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瑞安语文界的诸多前辈,而且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发言。那本白色封面、油印的沉甸甸论文集我至今还保存着。

    跟张之伟老师就这样慢慢地熟悉了。有届在新华中学召开的年会上,他在学会的报告中还狠狠地表扬了那些年勤勤恳恳钻研语文教育的我。语文学会除了上交为数不多的会员费,没有其他任何收入,开个年会都要四处“化缘”。然而,就是在经费这般困窘的环境下,在大多数人无心学术研究形势下,在其他学术学会纷纷偃旗息鼓情况下,瑞安市语文学会在张之伟老师苦苦支撑下,硬是坚持了十几年,编印了那么多书刊,邀请了那么多语文专家莅临讲座,扶植了那么多语文爱好者,直到他中风瘫痪卧床不起。

    自从与张之伟老师熟悉后,平时有事情进城,都不忘去广场路他家里坐坐。反正跟他有很多话题好谈,比如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论文写作等,他每次总是叮嘱我多读多思多写。他这个人说话心直口快,身边有什么不平的事情,有什么看不惯的人,他都会毫不保留同你说。他的住房不是很大,几乎没有装修,小小的书房里堆满书籍、文稿,实在放不下,弄得其他房间也到处是书稿。

    张之伟老师如果编印出版什么书,都会给我寄信通报,让我把文章寄给他。我的《谈〈社戏〉的浓郁乡土风情》经他修改,被收入由他主编的《文学欣赏与语言趣谈》一书中。这时候,他已经出版了《汉字基础知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小学现代名作赏析》、《中学作文例话》、《中国文学语言艺术大辞典》(合编)等,主编了《浙南名城瑞安》等十多部著作。没过几年,他又编著出版了《语文教学新理念》、《语文教学新视野》。他估计可以号称瑞安出书最多的人了。

    去年底,瑞安市语文学会换届选举后,一帮人还特地去看望了卧病7年的张之伟老师。他躺在床上,脸色和精神不错,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比中风初期已经好多了。上去跟他说话,他大概能听到,虽然好久未见,但还能认出人,也会跟你说话,但话含混不清。不过,还能依稀听清他叫你“多写文章”的嘱咐。偶尔翻阅他女儿博客才知道:张老师年轻时曾患严重的浸润性肺结核和肝炎,与病魔整整搏斗了30个春秋;两年前大出血,八十来岁的老人还因患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临近完稿的《现代汉语修辞艺术》因病未能出版。

    但愿张之伟老师,在天国能从从容容地继续他一生为之心爱和牵挂的读书、教书、写书、出书。一路走好,张之伟老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专版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财富榜
   第00011版:温州垟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云江潮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金周刊
早安,磐安
蔡宅少年
养蚕记
走好,张之伟老师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13 走好,张之伟老师
2012-1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