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响安全警钟 扎紧防范栅栏
我市“平安企业”创建迈上新台阶
■记者 陈艳
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跨越发展,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汽摩配、铸造业等行业迅速崛起,这无疑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7月开始的创建“平安企业”活动日前迎来了大考核,由市委政法委、平安办、司法局、信访局、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经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考核组,走访了24家申请创建平安示范的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创建“平安和谐企业”。
记者从市平安办获悉,2013年,我市力争确保全市100家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的平安创建面达100%,达标率达90%,并形成10至20%的示范点,有效预防和减少企业各类案(事)件、治安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内部和谐稳定。这是我市平安企业创建的目标,也为建设“平安瑞安”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全生产
警钟时时拉响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是发展过程中须臾不可放松的一件大事。
“这里必须马上整改,私拉电线,存货点还有高功率家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2年12月28日,市安监局组织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农贸市场、东昌涂料有限公司等烟花爆竹重点监管场所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市安监局执法人员要求相关企业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值班、带班制度,认真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元旦期间安全生产。
随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市通过推动企业构建安全责任体系、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培训教育等,建立起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安全生产新秩序。自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市通过标准化达标的企业总数已达44家,其中,通过国家级达标的1家、通过省级达标的5家、通过温州市级达标的38家。
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消除安全隐患,而消除安全隐患就要舍得投入,我市多数企业对此已经形成共识:瑞立集团投入1500多万元,在工伤高危车间冲压车间内进行技术改造;中成化油器公司投入16万元升级改造污水处理二级系统,现已完成,保证污水处理后的无危害排放;八达机电有限公司每年投入10多万元购置消防用品。
安全防范“铁栅栏”不能少
“平安企业”的理念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管理层,更体现在劳动者本身。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安全状况如何,与企业内部治安防范,与员工的素质及安全意识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治安防范,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也是企业管理者着重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市企业被盗案件在近些年尤被关注,民警在梳理此类案件时发现,大部分被盗企业的治安防范措施很差。“只要翻进围墙,盗贼就可以得手。有的企业连厂房门也没有,办公室门常常处于敞开状态,很多守夜的保安,要么年纪大,要么不尽职睡大觉,给了盗贼可乘之机。”一民警表示。
“我们厂装过防盗窗,就是监控没弄好,没图像”,“红外线报警器也装了,就是还有点技术问题没法正常使用”……这些往往是被盗后企业“自我辩解”的理由,甚至有的被盗企业怀疑是里外勾结。这与一些安全意识强、管理规范的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
投入140余万元,建成监控中心与消控中心,设立监控探头268个,红外报警84对,移动监控3套……瑞立集团近些年在生产区和生活区的技防设施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技防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中成化油器有限公司为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教育培训,每周以车间班组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多次组织火灾事故预案演习,该公司还建立外地籍员工管理台账,掌握他们的住址及活动情况,开展企业内部不稳定因素排查。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松昌表示,在我市,不少规模企业治安防范的经验值得借鉴。企业想要做好治安防范工作,一是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如实施“几厂联防”等治安防范措施,并安装防盗装置;二是建立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构,利用企业工会及时调解员工矛盾;三是建立教育帮教网络,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