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斑马线,何日“画”进人心

    ■王国荣

    站在斑马线上待过马路,刘女士竟然被相对方向的一辆凯迪拉克越野车和一辆七座面包车接连撞成重伤(全身多处骨折、肺挫伤等)。这事经本报和其他媒体报道后,引起较大反响,斑马线再一次成聚焦点。

    斑马线,本该是一道安全线、生命线,但是非常遗憾,这一道道用油漆画上去的白线经常被鲜血染红。“行人过斑马线不是安全的吗?怎么我过个斑马线就危机重重呢?”病床上刘女士的痛苦之问,该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开车人需要好好反省的。

    如果是行人不走斑马线或乱穿马路,引发了交通事故,那司机还有话可说,可是大白天行人竟在斑马线上被撞,司机有再多理由也是苍白的。就拿本案说,刘女士在过斑马线时,“过往车辆没有一辆停下来让行”,而黑色凯迪拉克越野车“非但不让行,反而越过双实线直冲过来”,“七座面包车在行经路口随意向左变道”超车,可见斑马线前的违法现象已经很普遍。

    如今,凑足一撮人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是行人的最大交通陋习,而斑马线前不减速让行,恐怕是司机的最大交通陋习吧。这个陋习,在杭州改得好多了,这“归功”几年前市区斑马线惨案多发,尤其公交车在斑马线肇事导致伤亡事故频发,在媒体集中火力攻势下,公交公司出台一系列严厉处罚措施后,公交司机在全市率先垂范文明驾驶,斑马线前停车让人。几年坚持下来,已成为每个公交司机的自觉行动,也带动了出租车司机和部分私家车驾驶员自觉礼让。

    从瑞安的道路交通现状看,斑马线前不依法减速礼让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造成这种陋习的原因,主要是斑马线还没有“画”进每个人的心里,甚至有的司机根本就没有斑马线的概念。还有就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信号和标志的设置尚待进一步科学与完善,比如有些人、车流量大的人行横道(斑马线),也可设置红绿灯或建造人行天桥。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瑞安也可在公交、出租车公司率先开展斑马线前礼让活动,这样有组织与制度的保障,一群带动一片,小众影响大众,可望慢慢形成文明交通习惯。

    只是,有些“宣传教育”恐怕已经很难对付陋习。像本报记者现场查访时看到的,在5分钟里,某路口的一条斑马线上,经过的78辆车中仅12辆车减速,“很多车子开到斑马线前并没有减速,而是直接行驶过去,其中不少出租车更是加速而过”。这样的斑马线,还怎么让人过马路?这样的斑马线,更像是“死亡线”!不知何日,斑马线才能“画”进人心?

    顽疾还靠猛药治。在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时,只好依法加大查处力度。这事还得辛苦下交警,是否可不定期在斑马线前突击抽查?最好,像查酒驾、醉驾那样,成为一种常态。因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行人和司机素质”等,很多时候都几成空话;因为,法律尊严伤不起,行人更伤不起。所以,不得不来一些硬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广告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新居民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广角镜
   第00010版:人物志
   第00011版:专版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器官捐献应成为文明社会常态
行人请走好自己的路
图片新闻
干部下基层应去掉这些“爱好”
张华设计室:新贵新风尚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无标题 2013-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