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鞋店:
好手艺赢得回头客

    补鞋店:

    好手艺赢得回头客

    ■记者 林长凯 文/图

    “在市区公园路和大沙堤交叉处有一家补鞋店,店主补鞋技术挺好的。”只要问起到哪里补鞋好,不少家住老城区的市民都会如此推荐。日前,记者找到这家颇受市民欢迎的补鞋店时,店主林正水正坐在矮木凳子上埋头修补一双女靴,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地忙碌着,锉鞋跟、涂胶水、贴胶皮、钉鞋钉、割胶皮、再打磨……整套流程娴熟而不乏细致。

    补鞋匠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可林正水却干了近30年。皮鞋、皮包、皮带……坏的补好、旧的翻新,好手艺赢得回头客,他靠此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计。

    补了近30年鞋

    林正水是仙降人,今年65岁,在瑞安补鞋已有13个年头了。去年5月份,他在公园路和大沙堤交叉处租了一家门面作为补鞋铺。之前,他曾在舞厅门口、街头等繁华地带补鞋。

    15岁时,林正水就在其表兄的鞋厂里当学徒,并掌握了制鞋的基本技术。但是爱折腾的他在鞋厂干了两年后,就来到百好乳品厂工作。在百好乳品厂,林正水当了20年的挤奶工,微薄的工资让他萌生了再次跳槽的想法。“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40元,而家里却有6个人吃饭,生活非常困难。”林正水说,当时在山西代县工作的亲戚了解他的情况后,就写信邀请他到代县谋生。

    到了代县后,林正水凭借年少时学得的制鞋技术开设了一个补鞋摊,从此开始了他这辈子的补鞋生涯。

    由于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林正水很快就进入状态,还能修补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鞋。“当时驻扎在那里的部队官兵的大头鞋都是我补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满脸自豪。在代县期间,林正水的生意一直比较好,有时一天就能赚到三四十元。在代县补了10多年的鞋后,林正水感觉到自己的年龄大了,不适合在外面折腾,就回来了。

    回到瑞安后,他又继续补鞋。仔细算一下,到目前为止,他在瑞安补鞋已经有近13个年头了。

    好手艺让市民满意

    “师傅,这双鞋的鞋底磨平了,你给贴个底吧。”一位女士急匆匆地拿着一双皮靴来到林正水的店里。林正水拿起鞋看了一下,就开始修理。只见他拿出两张橡胶鞋底料,再用修边机将鞋底需要粘贴的地方和橡胶底料磨平,涂上胶水,然后分别粘在鞋底上。为了美观,他还顺着鞋边的弧度将橡胶裁得很圆滑,最后用锤子敲打扎实,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经过他的妙手,鞋子像新的一样。看着焕然一新的鞋子,这位女士满意地离去。

    在近1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看到有4个人来找林正水补鞋,1个人找他修拉链。现在,不少熟客认准了林正水,只要家里的鞋子破了,或者穿着不舒服了,都会过来找他修补。

    编后语

    别让老行当淡出视线

    叶银春打银至今已有64年;林正水坚守补鞋近30年,他们的执着和坚守令人感动。

    但类似的坚守和执着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巨变,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的窄巷小院,大机器工业生产压缩了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间。但无论如何,请别让那些曾经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点滴的老行当,淡出我们的视线。

    因为有历史,我们才会更丰富,因为有传承,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希望政府、社会都能加大对老行当的关注,让这份记忆永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温州垟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玉海楼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车周刊
历经六代仍后继有人
好手艺赢得回头客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6 好手艺赢得回头客 2013-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