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美丽乡村大家园
■王国荣
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掸新”,干干净净迎新春。小家庭要干净,城乡村镇大家庭当然也要干净,因为它是大家的生活家园。正在瑞安全面开展的“四边三化”工作,就是为了创建一个整洁美丽有品质的家园。
连日来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尤其看到塘下镇领导班子去一个个点督查,把全镇15个整治点分别落实到5个办事处,分组分段落实到责任人,对垃圾乱点、无序广告、杂物堆放等脏乱差现象“零容忍”(详见本报2月1日7版报道),我想,这样抓细抓实,人人动手,再多“边”的垃圾都可以清除,一个“三化”(洁化、绿化、美化)的大家园呼之欲出。
如果说,“美丽中国”尚属国人之梦,那“美丽乡村”在瑞安早不是什么梦,它是瑞安乡村人之福。看过《温州一家人》,这个自信会更强。山清水秀的瑞安乡镇,很多已是都市里的村庄。
但是,都市里的村庄如果不是像对待小家那样倍加呵护,日积月累就特别容易脏。新年里,如果有亲朋自远方来,还未踏进你的家门,就见路边、河边、山边满是垃圾杂物,想象或向往中的山村好风景,一下子就变得模糊和遥远起来。当客人皱眉踮脚走来,主人会不会感到尴尬?
其实,我们无须拉高环境整治的调子,乡村的洁美,本是村居民众所需,既为面子,更为健康、为生活品质。大城市的人都羡慕山里人长寿多,因为那里有青山绿水、新鲜空气、绿色食品,因此成群结队、大批组团“上山下乡”,于是旺了乡村旅游,火了农家餐馆,很多村民发起了绿色财。
尤其当下,“望长城内外,雾霾茫茫”。站在天安门广场望不见天安门城楼,行人交警带上了防尘口罩。相形之下,作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瑞安山村,更应倍加珍惜,保护好家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许,随着一些城市雾霾加剧,大气环境的持续恶化,能自由呼吸美丽乡村的清新空气,也成为一种奢侈。中国首善陈光标生产销售罐装空气,就足以说明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为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绝对不允许乱排乱放乱倒乱建等脏乱差现象,再损害和侵蚀我们家园的水质、空气、绿化。否则,洁净的河流会变成污浊的臭水沟,宽畅的马路两旁会堆积成垃圾山,苍翠的山林会变成癞痢头。长此以往,环境变得恶化,连呼吸空气都不得自由。在茫茫雾霾中,还怎么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怎唱得响“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
把城乡环境整治干净,既为过个快乐、祥和、喜庆的春节,更为创建美丽、健康、品质的家园。对脏乱差零容忍,搞美化就该无止境。城乡的“四边三化”工作,如市委书记陈建明强调的,“要形成长期化、制度化、机制化”。像场桥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的,“整治后将建立长效机制,划设党员责任包干区”。
我的家乡我自豪,风景这边独好,我要把美丽乡村大家园建设得更美好……这该是瑞安乡村唱响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