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仔骨,岂能“骨肉分离”

    牛仔骨,岂能“骨肉分离”

    ■王国荣

    顾客要将吃剩的牛仔骨打包带走,却遭酒店服务员拒绝,说厨房要回收。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市民和网友的热议(详见18日至20日连续报道)。

    一根小小的骨头,引起热议,是因为这根骨头不止是骨头那么简单。综合各位网友的微博跟帖,似乎可以窥得全豹,顾客们已经对酒店的诚信经营表示怀疑。

    顾客有权带走在酒店花钱消费点的菜,这无可置疑。服务员说厨房要回收这根骨头,是否恰恰印证有些顾客对骨头“不一样”的发现——前几次去吃,骨头表面油光发亮,而后来几次去吃,骨头颜色越来越深,表面干燥开裂,干巴巴的看起来很暗淡?这骨头上的“变化”,是不是表明已经“回炉”好几回了?这“骨肉分离”的牛仔骨,到底还是不是正统的牛仔骨?

    有意思的是,面对记者核实,酒店经理所说的一番话似乎低估了公众的智商——“这肯定是个别服务员理解错误”,又说:“骨头是可以带走的,但一般我们不建议顾客带走。”这话不免自相矛盾。是不是正因为“不建议顾客带走”,所以服务员才会很自然地拒绝顾客打包,前台接话员才会脱口而出说厨房要回收?这其实已经成为酒店的一种习惯,只是很多顾客一般都不会要这根吃剩的骨头,所以服务员可以自然“回收”。

    最不能容忍是该经理说的这句话——“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来翻翻我们厨房的垃圾桶”,酒店是让人来享口福的,不是来翻垃圾的。再说了,把骨头丢进垃圾桶,远比做一道“骨肉分离”的牛排容易得多,谁会“待以坐毙”等人来逮个正着?丢一堆骨头到垃圾桶太简单了,而且再拣出来洗洗干净,然后涂上油装扮一番,上盘后照样有模有样。

    当然,我非常愿意相信该酒店的骨头回收后是直接丢进垃圾桶的。只是,现在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实在不少,像日前爆出欧洲“雀巢牛肉制品中现马肉”、辽宁用羊油、色素和鸭肉做成假羊肉卷,类似的丑闻频现,说明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总不让人省心。

    现在很多行业,不仅仅是餐饮业,在做的事,有的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在做但不说破,潜规则很多。针对不能带走吃完的牛仔骨骨头一事,店家首先应该拿出更诚信的办法来打消顾客的种种疑虑,否则就难怪消费者直觉与上次吃的牛仔骨骨头色泽不一样等情况,甚至猜测回收骨头是不是去火锅餐厅炖骨头汤了、去做骨粉钙粉胶囊了。

    其实店家是可以让消费者增加信任度的,像昨日本报报道的葡萄园大酒店亮相的牛仔骨,“真正的牛仔骨骨头上是带着血丝和肉的”。我想,能不能像有些酒店点海鲜类等菜肴那样,把顾客点的牛仔骨原料当面上秤,可能的话再在骨头上打上编号(记号),使每道牛仔骨都保质保量地端上餐桌。毕竟这道美味佳肴的价格不菲,人们之所以喜欢吃牛仔骨(牛小排),是因为牛排中所含的人体所需元素,是最多最丰富的。公开公平交易,可让顾客吃得开心放心,物有所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新居民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广角镜
   第00008版:温州垟
   第00009版:远望角
   第00010版:人物志
   第00011版:专版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牛仔骨,岂能“骨肉分离”
“问题校服”
之问题
纠风助企
要一碗水端平
过完年后提起神儿
换一种方式“开门”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牛仔骨,岂能“骨肉分离” 2013-2-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