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锋精神磁场就在那里

    雷锋精神磁场就在那里

    ■王国荣

    雷锋已经走了51年,但他的精神永驻,不是因为纸上的雷锋,而是千万个雷锋活跃在人们身边。他的精神犹如强大的空间磁场,在一代代人中聚集令人鼓舞的正能量,一如本报3月5日头版报道的路不拾遗的三轮车夫金振兴,不受“贿赂”勇抓小偷的众乘客。

    虽然这些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事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看似“小事”的事,才汇集起人间大爱。如果这位本身生活困难的三轮车夫,把捡到的五六千块钱悄悄地藏入自己的口袋,那位丢了钱包心急如焚的陈女士也只好自认倒霉。但事实上,就有好心人在,而且好心人恰恰还是一位生活困难的三轮车车夫,这无疑转变了陈女士包括更多人对一些现实的模糊认知,发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好心人其实很多,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雷锋是一位普通的战士,我们不该把他神化了。同样道理,千千万万个成长在我们身边的雷锋,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们朴实的情感和作为,为社会筑起普世价值观,危难时刻汇集起一股正能量。就像3月1日瑞安开往文成的大巴上发生的一幕,如果不是乘客群起而攻之,个个都作事不关己状,那势必等于放虎归山。好在有一股邪不压正的正能量,乘客们勇敢与小偷周旋,及时报警、作证,使小偷落入法网。

    社会正能量,就是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中,点滴汇流,星火燎原,鼓舞每一个人。

    “富润屋,德润身”,通过本报推出的一组“德润瑞安·学雷锋”的报道,我们对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光大发扬,尤其在新时代其存在的价值,或许会有更新的认识。榜样的力量无穷,人们的信仰很纯正,他们激励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在瑞安,就有义务烧茶涌动暖流的诸葛银火老人、捐款近50万元的“爱心老人”彭秀兰、乐为弱势妇女撑腰的虞爱萍等一大批身边的雷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集中体现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

    非常可惜,这些道德、信仰和普世价值观,在一个时期中一度与我们拜拜了。不过,社会道德和公信力不管怎么缺失,活雷锋却从没离开过我们,他就沉淀在我们平凡百姓中,甚至越是底层这种精神有时越表现得突出。也正是因为此,才有一批批“最美妈妈”、“最美交警”、“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等“最美”涌现。其实我们不用呼唤回归,雷锋作为一种精神,他的磁场就在那里,社会正能量就在那里,淳朴的老百姓是社会正能量的源泉与基础。

    报道说得好:年代可不同,经历有迥异。但是,精神,让我们一如既往;信仰,则让我们风雨同心。而这些,也让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学习雷锋好榜样”。精神与信仰,是一个民族的魂,人不可没有或缺失精神与信仰。如果把“富润屋”作一撇,“德润身”作一捺,那就让我们每个人端端正正书写好一个“人”字,以达物质和精神都富足的完美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聚集点
   第00007版:新居民
   第00008版:在现场
   第00009版:广角镜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星光道
   第00012版:人物志
   第00013版:专版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雷锋精神磁场就在那里
冷看“过户潮”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雷锋精神磁场就在那里 2013-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