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华
用善心书写人生
13年前,她接过企业管理的重担,凭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商海浮沉,站立潮头。陈月华,一个从铝型材行业走出的女企业家,数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致力于慈善事业。十多年来,她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感恩回报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捐款共计达上百万元,用善心书写着人生。
从家庭主妇到企业掌门人
1999年9月,因丈夫去世,陈月华临危受命,接任丈夫先前经营的江南铝型材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这之前,她是个在家带孩子的家庭主妇,对铝型材行业一无所知,对企业管理更是一窍不通,用陈月华自己的话说,“铜线铝线都分不清”。
刚刚接手企业的陈月华对自己毫无信心,曾一度想要放弃,但看着丈夫含辛茹苦经营多年的工厂和一起打拼多年的员工们,她咬紧牙关,每天工作到次日凌晨4时。
2000年,她紧跟“单脚踏板车”的潮流,生产其铝材料零部件。一时间,订单源源不断,陈月华硬生生地把企业从频临危境拉了出来。
然而,好景不长。不少企业都开始生产这种零部件,有个别企业为了抢占国外市场,在成品中夹杂着次品,被国外客商发现并曝光。顿时,温州生产的该产品零部件成了“残次品”的代名词,原先厂里的订单几乎全部流失,陈月华再次陷入困境。
此时的陈月华不再轻易服输。经历了几次挫折打击,她渐渐熟悉经营业务,亲自出去商谈订单。加上亲朋好友的扶持帮助,江南铝型材厂渐渐扭亏为盈,走上正轨。
回首过去,陈月华的心里充满感恩:“我的成功,离不开家人和政府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陈月华和江南铝型材厂。”
心怀感恩,用善心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月华深信“义利并举”的道理,她始终把自身的成功归结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这些年,她帮扶结对数十名贫困生,踊跃向市慈善总会、贫困地区等捐赠款项近300万元。这些,低调的陈月华极少在他人面前提及。
这两天,陈月华惦记着小张。
4年前,汀田的高中生小张参加了高考,由于父亲生病去世,家里靠母亲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小张的大学学费成了问题。陈月华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小张的家中,将一个5000元的红包递到孩子手中,并承诺要连续资助他大学4年学费。
今年,小张将要从宁波大学毕业。“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最好,如果有意向到我们这里,‘江南’的大门永远敞开。”陈月华说。
慈善对于陈月华,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在厂里,陈月华几乎说得出所有职工的名字,平时碰到,总要关心几句。去年,她碰到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工人谭伟东,看他面色不好,就建议他多注意休息。没想到过了段时间,就听说谭伟东患病的消息,陈月华赶忙组织全厂员工捐资,她个人就捐了5万元,用于谭伟东的救治费用。
背后的他们:是撑起她的“臂膀”
陈月华今年53岁,她总说,这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孩子,而她最感谢的就是她的哥哥们。在她最难熬的那几年,同在经商的大哥、二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最难的时候,我二哥甚至放下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扑在了‘江南’的运作上,这份情谊毕生难忘。”陈月华说。
经营企业的日子是忙碌的,好在陈月华的孩子都很出色,让她很放心。儿子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决定回家帮助母亲经营企业。陈月华记得儿子当时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回来锻炼两年,有机会再去德国深造。”陈月华知道,德国,是铝型材产业最发达的地方,儿子这么做,是不想她再那么辛苦。
如今,陈月华的孩子在企业里各司其职。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们也热心公益。女儿曾不止一次向陈月华建议,在厂里建立一个“爱心慈善基金”,用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让陈月华很欣慰,她说,她和她的孩子们,将永怀感恩,一心向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