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教学校
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
本报讯(记者 朱程芬)“螃蟹一呀爪八个,两头尖尖这么大个,爬呀爬呀……”伴着欢快的音乐,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跳着“螃蟹操”,这是特教老师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大课间”活动之一。
据了解,市教育局自2012年制定了《瑞安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方案里指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中小学校在每天上午或下午课间安排25至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为此,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响应,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选择了适合特殊学生的课间活动。
“我们这里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学生比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特别要求各班老师积极提出可行方案,集思广益,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活动项目。”校大队辅导员杨付婷告诉记者,现在,该校的活动项目主要是早上课间安排“三字经”集体操,下午课间为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安排“螃蟹操”、五到九年级的学生安排“武术操”,以及下午放学后的袋鼠跳、打乒乓、拍气球等自由活动项目。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课间操活动的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校长林大湘说,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