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实现飞云江截流
【新闻回顾】
1997年11月1日,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飞云江截流。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柴松岳,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锡荣,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张友余及省长助理李长江,温州市长钱兴中等省市领导莅临参加截流仪式。珊溪截流的成功,标志着珊溪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珊溪水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是飞云江干流控制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水源和保证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以及改善下游滨海平原河网水质等综合效益。它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组成,总投资达38.825亿元。1996年9月前期工程正式动工。
2000年5月,珊溪水库下闸蓄水,2000年6月底,首台机组发电。整个水库控制流域1529平方千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42米,最大坝高132.5米,总库容18.24亿立方米。电站装有4台50MW混流式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55亿千瓦时。
位于瑞安市龙湖镇西北的赵山渡引水工程总投资约13.8亿元,它包括水利枢纽工程和输水渠系工程,引水枢纽由左右岸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式电站厂房、16孔泄洪闸等组成,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南、北干渠以及温州分渠和瑞北分渠等组成,渠系总长62.18公里,设计最大引水流量39立方米∕秒。
整个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两大工程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为温州各地提供健康水源。珊溪水库被誉为温州的“大水缸”,它承担着为温州500万城乡人口提供清洁饮用水的重任。而赵山渡引水工程则充当一个运输者的角色,如同人体血管一样,将纯净水送到温州市区、瑞安、平阳及苍南等地。
如今,投入使用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年最大供水量13.4亿立方米,满足温州近期、远期用水之需外,还增加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使飞云江中下游沿岸农田和村庄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沿岸城镇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也为温州电网提供调峰电力,缓解用电压力。最主要的是可使供水区河网水质由V类提高到Ⅲ类,环境效益明显。
多年以来,珊溪水利枢纽加大库区管理工作,实施水质监测,不定期投放鱼苗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抑制水库藻类生长,来保护水质。政府还鼓励库区人们减少畜禽养殖,引导他们逐步向规模效应强、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上转移;鼓励绿色集聚发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来确保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水源的健康、安全。
时隔16年,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水库建设早已完成,整个水利枢纽工程于2002年10底通过了浙江省水利厅组织的初步竣工验收,随后便立即投入使用,一直都默默地为温州输送生命之泉,提供优质的健康水,服务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