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旱,一次服务民生的大考

    抗旱,一次服务民生的大考

    ■薛建国

    极端高温天气,既是对大地的“烤验”,也是对党委政府服务民生能力的一次考验。从昨日本报2版报道看,瑞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临时解决饮水困难群众1.37万人,浇灌农作物面积5000多公顷。

    从这份成绩单可以看出,瑞安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市已投入抗旱人数9191人。尽管报道没有交代这些人员的身份,但这么一支庞大队伍,没有党员干部组织发动,干在前列,显然是很难集结并发挥作用的。人民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党员干部与其同心,并肩战斗,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令人欣喜的是,今天在抗热灾的战场上得以重温。

    无水成旱。抗旱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及时调度林溪、桐溪、马鞍山等水库开闸放水, 动用水库抗旱库容约300余万方,解决陶山、碧山、桐浦农田缺水的问题。多方协调,启用赵山渡引水渠上安取水口、曹村退水闸和潘山翻水站,解决马屿等片农田缺水的问题……”瑞安盘活水资源,根据旱情程度,科学布局,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指挥若定,胸有成竹。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在于吃透“下情”,是沉下身子、用双脚丈量的结果。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大到什么程度,不是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听听汇报就能掌握实情的。有好的作风才有好的能力。

    天大旱,人有情。热灾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在全省抗热灾行动中,有很多画面很令人感动:干部走进农家,揭开缸盖,查看是否有水可吃;在吃水困难的村子里,五保老人家的水缸从不缺水,因为村里的党员干部每天从很远的地方为他们挑来水……干群亲如一家,恰似“鱼水之情”。

    旱情已造成瑞安2.3万人面临吃水困难,如何解决,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对群众观念的检验。对此,瑞安已有良策:“适时启动北麂岛运水工作,根据水量和水质情况,适时组织船只到洞头运水,以解决海岛群众吃水问题;适时组织抗旱服务队,对吃水困难的地方,要以社区、村组为单位组建运水服务队,组织送水到村、到户。同时,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将加大水源监控力度,保护水域环境,确保饮水安全。” 想想,这水一定是甜的。解决民生问题,用心用情,一点也不马虎。

    抗旱,为我们的党委政府、党员干部赢得了好形象、好口碑,值得珍惜,力求更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广告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新居民
   第00008版:广告
   第00009版:广告
   第00010版:人物志
   第00011版:专版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放养”孩子的天地在哪里?
抗旱,一次服务民生的大考
打击造谣
瑞安市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公告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抗旱,一次服务民生的大考
2013-8-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