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为村谋发展
——记肇平垟下村党支部书记谢作永
■记者 陈绵绵 实习生 郑逸
走访肇平垟下村村办公楼时,记者发现它是由一座民房改建而成的,极其简单朴素。如果不是挂在门口的牌子,还真难将这座低调的办公楼与住宅区别开来。这就如该村党支部书记谢作永的工作风格——实实在在不张扬。
自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起,谢作永一直秉承为全村谋发展的信念。
旧村改造起步 试点村带出好头
采访谢作永时,他数次讲起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旧村改造工程。他随手从公文包里翻出来给记者展示的材料也是关于“104国道瑞安塘下段沿线旧村综合改造”工程的。旧村改造是一件牵涉面极广的大工程。此次下村的旧村改造与往昔不同的是对整村进行拆除与重建。下村共有人口2035人,660户。谈起这个大工程,谢作永骄傲地说:“我们在这次旧村改造上是起带头作用的。这次旧村改造涉及8个村,我们是2个试点村之一。”
从今年初提出设想,到6月开动员大会,下村的旧村改造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一方面,市、镇两级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村民迫切希望住进新房。“村民常常向我询问旧村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村‘两委’干部也主动陪同相关工作人员到村民家中调查评估。”谢作永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土地、房产调查,房产评估等前期工作都已经完成。具体的补偿实施细则也即将出台,大家都盼着破土动工呢。”
谢作永告诉记者,旧村改造工程还解决了村里“有桥无路”的历史遗留问题。2012年上半年就动工建造的环镇北路九字河桥段现在已经完工验收,却迟迟未能通车,环镇西路下村大桥也遭遇同样的困境。“有桥无路的根源在于旧房拆迁后的安置出现困难。此次旧村改造工程也使得这一难题得到一次性解决。”
“两委”成员团结 事事为村民着想
提起村里的工作,谢作永觉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团结一心的村“两委”干部。“我们村‘两委’8名成员特别团结,这对村里各项工作开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谢作永告诉记者,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从不独自决定。事无巨细,8位村“两委”成员总要聚在一起沟通商议。他说:“团结是从沟通里来的。沟通多了,理解多了,大家就都往一个方向使力了。”
担任这一届的党支部书记,谢作永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村“两委”成员意见统一,商议各种事情几乎没有出现过分歧。村“两委”成员总是以村民利益为先,事事为村民着想,以全村发展大计为己任。“由于大家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公共利益,而非私利,矛盾自然就减少了。”谢作永说。
日常工作中,村“两委”成员也总是配合默契。在近段时间的出租房安全检查中,8位成员全体参与,协同相关人员挨家挨户查访。该村有外来务工人员2600余人,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白天忙于上班,巡查工作都在夜间进行。占用了业余时间,村干部们都毫无怨言。
党建工作脚踏实地 党员带头做好事
下村的村民党员不仅在党的文件精神学习上与时俱进,在日常生活中也乐于义务劳动、服务大众,这得益于谢作永带头脚踏实地地开展党建工作。
谢作永告诉记者:“我们对全村49位党员进行先锋指数考核,不仅进行全面评分,还十分重视公示工作。”组织活动的出勤情况、义务劳动情况、思想汇报情况等都要纳入考核系统。这使得肇平垟下村的党员活动频率高、纪律好,质量也能够有保证。
除了1至2个月召开一次的党员会议,谢作永还经常带领党员开展其他活动,如观看党建视频、学习先进事迹和新的政策文件。今年,我市全面开展“四边三化”工作,党员们更是积极参与,带头下河清淤,坚持每月开展道路清扫活动等。除此以外,党支部还成立了基金会,慰问和帮助生病和有困难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