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镇加快建设截污纳管工程
二期工程
已完成50%
本报讯(记者 潘勤勇)水够不够清,是衡量一座城市环境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引水配水、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其中截污纳管是治根之举。
记者昨日从塘下新区建设管理局获悉,今年9月以来,塘下全力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建设,一、二期工程同步加快施工。一期工程包括“四宅一西”,其中2标段已顺利完工,1标段已完成80%工程量,剩余20%由于施工道路复杂,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二期工程包括塘下大道以东,环镇东路以西,塘梅路以南,振兴路以北区域,已完成50%工程量。同时,三期、四期和五期工程也已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明后年全面实施。
据悉,截污纳管,就是把直排入河的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收集起来,纳入污水处理系统。
在鲍田南河村二期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沿着河流共有十余名施工人员在忙着焊接管道(如图)、钻孔打泥浆等作业。“这管道口径300公分,长9米,我们5分钟就能焊接一根。”现场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林弟介绍,“针对前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少数道路路面开裂现象,我们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如钻孔打泥浆,原来只用2天时间,现在要花4天时间,这样能充分清理泥浆,确保道路不开裂,做到安全施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截污纳管工程表示支持,有少数村民刚开始不能接受,但通过当地办事处干部和村干部做思想工作后,基本上也都能谅解。村民池先生告诉记者:“说实话,这个施工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蛮大的,但为了未来塘下的环境更好,我们支持。”
塘下新区建设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污纳管工程事关环境改善,事关未来发展。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施工区域基本上都是在旧村中进行,存在道路狭窄、靠近民房等问题,加快施工进度多多少少会对当地的交通环境等造成影响,希望广大村民给予支持、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