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哗啦啦,路上突现一个大窟窿》后续
2间危房塌了
幸无人员伤亡

    《哗啦啦,路上突现一个大窟窿》后续

    2间危房塌了

    幸无人员伤亡

    ■记者 钱枫枫 实习生 江芳/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

    日前,南滨街道林南宫直街发生大面积塌陷,由于门口道路坍塌,5间民房成悬空危房,经抢修,事故发生后第二天宫直街重新通行(详见本报12月10日第6版、12月11日第5版)。12月10日,宫直街通行几小时后,其中2间悬空危房发生坍塌,幸无人员伤亡。

    哗啦啦,这次房子塌了

    昨日下午15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宫直街,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施工加固河道,而5间民房则是“大变样”。

    叶阿婆住的两间房屋塌了,临街墙面完全倒塌,其中一间民房的二楼地板也塌了一半,露出了房屋内部的模样,桌子、箱子、衣柜等摆放在二楼的家具摇摇欲坠,屋前堆满了坍塌下来的砖块、房门和家具,但无人敢上前清理。

    原来,就在12月10日宫直街通行几小时后,17时40分许,这里再次传来“哗啦啦”的声响,竟是房屋塌了。

    事发之前2分钟,宫直街42号的房主谢先生正站在路边,谢先生女儿想进屋看看,刚想开门却被谢先生和其他站在路边的村民阻止了。“别进去了,房子会塌的。”大家纷纷劝她不要进去了。

    听见大家的喊声,谢先生女儿就绕到另一个门想看看屋内情况。结果,谢先生家旁叶阿婆住的43号房屋临街那面墙就发出了“哗啦啦”巨响。

    “墙往下沉,上面的砖块也砸下来了。”谢先生吓了一跳,幸好他的女儿绕到了后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因马路坍塌后变成悬空危房的5间房屋没有住人外,相隔十多米的附近其他房屋内仍有村民居住。

    “她(叶阿婆)家塌了,我家和她家之间只有墙之隔,如果这里再次发生坍塌,我们的房屋都要危险了。”谢先生告诉记者,这段路上的16间房屋均是相隔一面墙比邻而居,如果再次发生坍塌,极有可能发生连环坍塌的情况。

    “我家会不会也塌了呀?我都不敢住了。”听了谢先生的担忧,住在距离事发房屋仅五六米的村民说道。

    “马路坍塌之后,这里就开始抢救修复道路了。”谢先生告诉记者,原本这里都是田地,这条路的地基本就不太牢固,建房时没有打桩,为了将铺下去的碎石压实,施工人员还要用工具向下压,压一下房屋就震动一下。而且路虽然填充后通了,但是路面最外层相邻河道的地方还未完成施工,碎石仍有可能慢慢地向河道内移动,造成房屋下的部分仍然有空隙,坍塌极有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记者来到河对面发现,另一村民的家距河仅2米,距河1米处的地面已经有长3米宽1厘米的裂缝,附近村民着实担心不已。

    在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抓紧施工,尽快将铺好碎石的道路临河边的隔断做好。南滨街道农办工作人员叶凤卓正在现场监督施工,并阻止5间房屋附近村民进入屋内。

    “事发之后,除了5间房屋的村民已经全部住在亲戚、朋友家中,家在附近的许多村民仍然执意要住在自己家中。”叶凤卓告诉记者,街道工作人员只能尽全力劝阻告诫村民此举的危险性。

    当记者问房屋如何处理时,叶凤卓说,街道工作人员与村民协商后,村民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些要求修复,有些要求原拆原建,有些要求整体改造,只能等房屋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决定。

    据悉,昨日上午,已经有相关部门对其中几间房子做了房屋鉴定。但据叶凤卓介绍,不是一次房屋鉴定就能得出结果,需要多天观察该房屋,测试房屋的结构是否有移动等。

    “不仅是把路通了,还要关心村民的生活。”叶凤卓说,事发之后,整条路都断电断水,离事发地较远的村民家中也是这样,经修复,昨天村民家中都已经重新用上电了,接下去尽量让村民们尽快重新用上水;同时,街道正在着手安排邀请专业人员帮村民取出换洗衣物和其他财务,尽量减小损失和减少不便。

    村民担心房屋再次发生坍塌

    南滨街道:极力劝阻附近村民不要居住在内

    2间房屋塌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专版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新塘下
   第00010版:新塘下
   第00011版:新塘下
   第00012版:塘下通
   第00013版:议事厅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广告
   第00016版:广告
市民吐槽滨海大道“快、黑、乱”
2间危房塌了
幸无人员伤亡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4 2间危房塌了
幸无人员伤亡
2013-12-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