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

    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

    ■金粟

    读过《阿Q正传》的人大抵都记得主人公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阿Q或他的祖上果真很“阔”吗?鲁迅先生没有明言,甚至也没有暗示,这个问题自然是不可考证的。即便真的“阔”过,又能怎么样呢?故事情节真真切切地显示:此公一贫如洗。贫者摆阔,滑稽如斯,不免叫人带泪微笑。

    小说家之言固然“不可考证”,但在现实社会中,可资类比的事情总是一再发生,反复证明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永恒性。眼下就有一批眼高手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毕业于名牌大学,总觉得只有公务员之类的好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的高学历,结果却在考试中名落孙山,成了“家里蹲”“屋里嬉”(详见本报3月3日第9版)。从本质上讲,这些“新待业青年”的心理跟阿Q公如出一辙,二者都沉醉在“先前比你阔”的荣光里不能自拔。

    学历能说明什么呢?90分拿到的是文凭,60分拿到的也是文凭;应试取巧可以毕业,醉心学业也是毕业。很多时候,毕业文凭只能表示学习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而不是终极性成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倘若不思进取,恐怕连“高考状元”都有可能流浪街头,不是吗?何况,对于就业来说,学历或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但能力、品质和机遇都很重要,李克强总理于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提出,要促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学子们想凭学历坐等“体面工作”,岂不落伍?

    即便拿到的是含金量很高的高学历,那也不等于就该拥有一份“好”工作。大学教育首先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公民,其次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最后才是为了培养有能力或有技能的工作者。把高学历与好工作直接挂钩,其根本还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陈腐思想在作怪。大学里的很多专业本来就与就业没有多大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关系;社会上的很多工作与高等教育也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关系。一个高素质公民的第一素质应该是自立自强:找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这就是自立;不管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能够认真去做,这就是自强。老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实,从敬业精神的角度看,“扫一屋”与“扫天下”别无二致。挑三拣四,“啃老”“老啃”,便是枉费大学教育了。

    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好工作也不等于好未来。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个依赖父母而不觉得愧疚的人,一个志大才疏的人,一个沉醉在“先前比你阔”的荣光里的人,即使拥有最体面的工作,也是不可能做好的,是不会有前途和未来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荣光只能反衬现时的黯淡,把名牌大学的毕业文凭锁进抽屉,双脚踏上当下的土地,那种感觉叫坚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将理想调整到
和现实相辅相成
为接地气的
“防性侵”校规点个赞
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
让“行善”成为一种习惯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高学历不等于好工作 2014-3-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