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水共治”,古老学科下的新篇章

    “五水共治”,古老学科下的新篇章

    ■王  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在《道德经》里如是论水。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美是我们浙南水乡人的共同标签,再加上年复一年的台风洗礼,让人更能体会到水作为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的真谛。因为水既“载舟”亦“覆舟”的双面性,也衍生出了一门古老而又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治水”。中国古代的县官、州官其第一大任务就是治水,历史上也相继涌现出了很多因为兴修水利、治理水患而名垂青史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大禹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等。

    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驶过新的时代,治水的范畴也从过去单纯的防洪抗旱、治理洪涝灾害到如今的既兴水利,又除水患;既保水源,又优水景的大局面。无论是从国家战略高度还是广大干群的认知里,大水利格局下的“治水”都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更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抓治水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大批既能向上争取资金、政策,又能向下广泛发动动员的优质项目,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年来,抓治水已经成了老百姓最为期盼的社会问题,成败与否,立竿见影,也是最能让广大群众得实惠,政府取信于民的好法宝。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并提出了“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全面改观,七年实现质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新闻媒体上,我们也多次看到我市专题召开会议,共商治水大计,相继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意见》政策文本,就是对治水最有力地保障。对于生于水乡、长于河畔的瑞安人来说,我们该如何顺势而为,治出转型发展新局面,治出美丽浙南水乡来,一时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笔者以为,五水共治,首在治污,而治污非“科学”两字莫属。过去,大禹从其父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堵为疏,科学治水,终获成功。现在,我们的“五水共治”特别是以污水治理为重点的治水过程中,都更应该遵循“科学”两字。一方面,要认真对照我市各镇街产业布局、水系分布、污染情况等特点,区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科学确定建设时序。另一方面,我们在排放标准确定、治理模式探索、技术工艺选择上、管护机制建设、建设资金筹措上,也都要科学合理,确保启动一批、见效一片、示范一方。

    “纲举目张”,相信在“五水共治”的‘纲’下,借力全省力推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之势、借力群众高度关注治水之势,我们必将打赢治水攻坚战,为古老“治水”学科再绘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认知墙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五水共治”,古老学科下的新篇章
取消“重点中学”
何必再评“示范学校”
图片新闻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一句充满人文关怀的提醒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五水共治”,古老学科下的新篇章
2014-3-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