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城老地方系列(13)
岑岐:像一本故事书

    瑞城老地方系列

    13

    岑岐:像一本故事书

    ■宋维远

    岑岐,不是村庄名,也不是乡里名,只是座小山头的名称;但她的名气很大,瑞安历代县志都有她的名字,而且故事多多,就像一本“故事书”。

    《岑岐》上册:山形奇异,传说众多

    翻开《岑岐》上册,就会看到:名字众多、山形奇异、杨文广寻旗、雷打枋、岑岐驿铺、联袂店下等标题:

    ——名字众多。岑岐山,在汀田街道后金村与塘下镇上金村的交界线上。别看她只是座海拔163.3米的小山头,可名字却很多。《瑞安地方志》载:岑岐山“又名岭岐山,别名山门山、上韩山、岑头山、旺金山、上颜山等。”从“岑岐”和“岭岐”两名看,说明这里是群山的分岐(岔)处;“山门”一名看,是点出山脉中的隘口,像山的门户;从其他名字看,说明岑岐山的范围较大,南至旺(下)金、岑头等村;“上韩”、“上颜”是村庄名,见民国《瑞安县志稿》,在岑头村一带。

    ——山形奇异。嘉庆《瑞安县志》载:岑岐山“与金岙接趾,山麓有巨人迹石,长二尺五寸,阔一尺八寸。山径有响石,人行其上,哄然有声。又有无漏泉,即乳泉。有神剜洞,一名翠阴洞,深广可容数十人。宋邑令吴达以神剜名之;树阴葱翠,盛暑生凉,陈傅良因易名为翠阴。”说明此山的岩石上有一凹痕,像巨人踩成的足印,有会发声的岩石,有不断喷涌而不满溢的泉眼,还有像神仙挖出的洞,都是巧夺天工的作品。不过,除翠阴洞外,其他都不复存在了。

    ——杨文广寻旗。岑岐的怪石、奇洞、清泉以及她的名字,古来引起民间许多遐想而产生许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杨文广寻旗可谓代表。据传,宋朝时,杨家将镇守三关,北方边境和靖,而南方山精水怪作乱,朝廷派杨老令公曾孙杨文广南下收妖,一路旗开得胜,突然发现杨军大纛(dào)旗被妖精偷走。杨文广十分气恼,一路寻旗来到岑岐山,见山间岔路很多,不知去处,懊恼中顿足大骂妖怪。这一脚用力过猛,竟将山岩踩出个大脚印,就是上文说的巨人石迹。山神爷慌忙在石头下告诉杨将军偷大纛旗妖精的所在。就是上文说的响石。这时南方天气炎热,山神爷即请杨将军到洞内歇脚,饮清泉解渴……后人因杨文广寻旗,用“寻旗”的谐音“岑岐”来命名。

    ——雷打枋。是指殡殓雷雨触电死者的棺木。过去岑岐山附近农民、盐民在山场、涂坦里劳作,遇上雷雨天,无处躲避,常遭雷电致死。迷信者散布:“遭雷击者有‘罪过’,受雷公‘惩罚’,尸体不能用黑漆的棺材,只能用原材不着色的棺材殡殓,棺材不能近地,只能用木架高高支撑,雷打坊也不能停放屋内,只能移放偏僻山坳”的怪论。于是岑岐山下成为雷打枋的停放地。故附近有:“岑岐山,雷打枋”的民谚。

    ——岑岐驿铺。明初,官府开辟了一条沿温瑞塘河东岸塘路的驿路,为官府递送文书及官吏换马、住宿之用,沿途每隔十里设一驿铺,在莘塍与仙岩铺间,设岑岐铺。这样,岑岐铺由于来往官吏、铺兵、商贾的增多,旁边添了一些店铺,于是岑岐就热闹起来了。

    ——联袂店下。岑岐的东侧,由于海岸线逐年东退,年累月积腾出一大片涂滩,居民便聚集在这里晒盐、垦种、聚族而居,成了村落。初成的村落在铺店之东(下),便取名“店下”,是今“大典下”、“小典下”村的第一代名称。所以说,先有“店”,后有“店下村庄”,联袂而生。这只是一种说法,对否,有待史家考证。

    《岑岐》下册:糖厂兴衰,辟山取道

    《岑岐》下册,主要有:轮船埠头和公路站头、岑岐糖厂、飞云江三桥北端接线公路等故事。

    ——温瑞塘河汽轮埠头和104国道公路站头。新中国成立后温瑞塘河汽轮在莘塍、塘下两埠头增设岑岐埠头,方便汀田、大典下及塘下上金等地居民出行。1955年,温瑞公路修复(104国道温州段前身)后,又在岑岐设客运停靠站头,便利莘塍、塘下乘客搭车。于是岑岐日夜汽笛呼应,行人不绝,更加闹热了。

    ——岑岐糖厂。岑岐山隔塘河以东到海岸线的二三十里滩涂,南起东山、上望,北迄梅头(现为瓯海海城)、场桥,由农民改盐田为涂园,种植很多糖蔗,秋后蔗农在园里搭糖棚煎制土红糖,为瑞安著名土特产之一,已有百多年历史。1958年,瑞安从广东引进自动化制糖机器,在岑岐山麓建设连片厂房及工人宿舍,称瑞安综合糖厂(兼制酒精、纸张等)。这一年,恰逢糖蔗丰收,各地蔗农纷纷运蔗前来制糖。一时间岑岐山麓糖蔗堆积如山,人声鼎沸,机声隆隆,新糖飘香。四周群众亲切地称呼她为“岑岐糖厂”。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蔗农扩展中塘河、人民河的灌溉功能,改3万多亩旱作涂园为水稻田,连年稻谷增产,而糖蔗种植面积却大大减少,糖厂原料供不应求。厂房、设备相继改产其他产品。到21世纪初,原糖厂南北沿公路又增建一批工厂,逐步与塘下镇民营企业区连成一片。与昔日“雷打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飞云江三桥北端接线公路。2009年初,原来的飞云江大桥东侧,北起东山街道肖宅村,南到南滨街道的阁巷村,添建飞云江三桥(瑞安大桥),桥北端公路线在岑岐与104国道重叠,车流繁忙,十分拥挤。于是公路部门拓宽原路面,辟开岑岐山岐头山根,截弯取直,岑岐山又一次改变面貌。翠阴洞、宝坛寺、君子石等景点像珍珠被公路这条彩带串成的项链,使岑岐山发出诱人的光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岑岐:像一本故事书
苍劲淳雅 立意高远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1 岑岐:像一本故事书
2014-6-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