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校戾气从何而来

    学校戾气从何而来

    ■高振千

    据媒体报道,近日,苍南县龙港第二高级中学一名政治老师林某,因为高三段段长杨某要求暑假期间上交备课本,对段长大打出手,把对方打进医院,苍南教育局和龙港警方均已介入此事。

    杨老师认为,动用学生暑假的宝贵时间上课,就应该更加负责,所以就要求所有高三段老师定期上交备课本并检查;林老师希望在暑假期间,各段能稍微减缓对老师的压力,不要检查教案,由此两位老师产生矛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诉求,似乎各有道理,话不投机、相持不下便动了粗。要不要检查教案,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之所以能成为段长与政治老师打架的导火索,估计只是引爆平时的积怨罢了。爆发出来的愤怒乃至极端行为,往往是日积月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下,外界对学校关心的,大多集中在名气、硬件和升学率等,即使在教育系统,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学校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许多学校表面上看起来教职工一团和气、相安无事,实际上各种矛盾潜滋暗长、怨流涌动,特别是在业绩考核、评先评优和绩效工资等方面不公正的情况下,更是蓄势待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相互之间猜疑、指责,体罚乃至变相体罚学生,都是戾气在一定程度上的表现。

    随着教育的形势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学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本加厉,教师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和耐性,变得功利和浮躁起来,有的甚至突破职业底线。当正气得不到弘扬、邪气未有效制止时,暴戾之气也就渐渐蔓延开来。这种戾气不论有否表达出来,都犹如隐藏的定时炸弹,对学校的和谐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由于目前学校推行名副其实的“校长负责制”,个别喜欢独揽大权的校长,常常是学校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所谓的教代会、民主管理也成了一句空话。于是,学校出台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往往未能体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没有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反而制造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教职工的合理意见、建议得不到采纳和落实,学校里因此弥漫着不满情绪也就在所难免,日久,这种不满情绪逐渐演变为戾气。当一个教师充满戾气,当一所学校戾气盛行,那这所学校的学生岂能幸免?无意识的传递之下,校园的戾气也就肆虐起来。

    学校作为全社会最文明的场所,无论怎么说都不该是戾气活跃的地方。据悉,事件发生后,该政治老师被停止教学工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不是消除戾气的好方法,如何化戾气为祥和,这是当下摆在学校管理人员前面的一道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实验室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骗子最怕你叫他“骗子”
“阳光厨房”
也要以诚信为本
学校戾气从何而来
漫画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学校戾气从何而来 2014-7-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