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桐溪 桐岭 桐田
好一片音乐山川

    桐溪 桐岭 桐田

    好一片音乐山川

    ■宋维远

    陶山镇北端的桐岭,是古代瑞安与永嘉两县交界的吹台山山道隘口;桐岭之南的桐溪,自北向南贯穿陶山镇流注飞云江;桐溪东西两厢的良田以及桐溪与飞云江交汇处的小平原,被称为桐田垟,成为陶山镇的谷仓和菜园之一。

    桐岭、桐溪、桐田,都以“桐”字为首。正是这个桐字,古往今来,人们都把她们的名字与音乐联系起来,引起无限美妙的遐想,产生许多传奇故事。于是把桐溪比作大琴的琴弦,把桐岭比作琴弦中间的弦柱,把桐田比作大琴的共鸣箱。那么,这里便成为一片风景秀丽、音乐美妙的山川了。

    “椅桐梓漆  爰伐琴瑟”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中有:“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的句子。意思说,先种下榛树和栗树,再种下梧桐、梓树和漆树,它是制作琴瑟的良木。因此古人有以桐称琴者,“称琴为桐君”。如此有人把陶山三个带桐字的地方合起来比作一张硕大的琴,就并不是凭空臆造。何况古代有人还用这里梧桐制琴送给好友成为一时美谈。

    温州在南朝梁代天监三年(504)时,当时称永嘉郡,有一位郡太守(郡官)叫丘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懂音乐又善诗。他在郡太守任上采伐吹台山四周的椅桐制成琴,赠送给好友、两任吴兴郡太守的柳恽(字文畅),并赋《寄柳文畅》诗:

    边山此佳树,摇影出云垂。

    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

    凡耳非所别,君子特见知。

    不辞去根本,造膝仰光仪。

    诗中的“边山”指丘迟为太守的永嘉郡境内吹台山。前四句写佳树(梧桐)的高、直和清素,后四句写这种树只有君子见爱,愿意离开根本造琴,依偎在君子膝下。诗题中的柳恽,河东(山西)解(县)人,善琴、诗、音律,曾与著名声律学者沈约共同制订新的诗律,为唐朝的格律诗奠定音律的基础。柳诗的名句是:“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后人传吟。其父柳世隆也善琴,为“士流第一”。

    到了唐代,温州来了一位诗人刺史(州主官)张又新,除写《帆游山》诗外,还写了一首《吹台山》诗:

    吹台山上彩烟凝,

    日落云收叠碧层。

    应谓焦桐堪采斫,

    不知谁是柳吴兴?

    诗中的柳吴兴即指梁时在吴兴做过太守的柳恽,重提丘迟赠琴的往事。那么梧桐怎么会被称为“焦桐”呢?《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cuàn,烧火煮饭)者,邕(蔡文姬之父)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因其尾犹焦,故时人多曰‘焦尾’。”西晋太仆傅玄《琴赋》曰:“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可见用桐木制琴的历史在我国由来甚为久远。

    以上史料可证:吹台山四周产椅桐,而有用桐制琴的历史,还成为全国知名的典故。所以说陶山“三桐”的名称是古代多桐树得名是有史料为凭的。

    我国民间素有“种得梧桐嘉树,可引凤凰来仪”的说法。这个说法与“三桐”有没有关系呢?有!且看桐岭、桐溪的本山“吹台山”名称的来历。

    “昔闻王子乔  骖鸾乘紫烟”

    《嘉庆瑞安县志·山川·吹台山》载:吹台山“上有吹笙台”。同书《吹台山》下的《白门山》条载:“山顶有吹笙洞,东眺大海,俯视群山。”瑞安县志只记本县行政辖区内吹台山分水岭以南的山坡。那么《光绪永嘉县志·山川·吹台山》记载的应是永嘉县辖区吹台山北坡的事物:“吹台山,在(永嘉)城南二十里,高处平正如台”,“广袤二十余里”。南属瑞安,北属永嘉。山,状如楼台。……下有飞泉石池,生椅桐及笙箫之竹。“其支……曰竹岙山,曰丽塘山。”《帆游山》条载:“在城南三十里,吹台山之支。南接瑞安县,东接大罗山。”

    以上记载说明:吹台山广袤20里,而且可以俯视群山,其名字的来历是山巅有平睚如台的吹笙台。而桐岭在吹台山南坡山岭,古代属瑞安县管辖。人们当然会联想到有传奇色彩的在吹笙台吹笙的音乐家。明代原籍乐清后寓居鹿城的知名诗人画家何白写的《携酒饮湖上望吹台山》诗,其中有:“高天散晴雾,携琴俯长川。日晶净湍鸥,泽低回凤鸢。引领眺崖崿,遥见吹台山。昔闻王子乔,骖鸾乘紫烟。其人不可见,安用探遗筌。”的句子。告诉我们,早在明朝以前吹台山就有王子乔吹笙和升天的传说。

    据《列仙传》、《逸周书》等记载:王子乔是东周灵王(公元前571年-前545年当政)的太子,名姬晋,世称王子乔。他好吹笙作凤鸣,道士浮丘生接他上嵩山修炼30多年。他后托朋友转告家人说,自己将于当年七月七日在河南偃师缑氏山升天,他家人如期赶来,果然远远见王子乔升天,还向他们挥手致意,可望而不可及。既然音乐家王子乔羽化登仙了,他云游到吹台山采竹制笙(山四周有竹岙山、老竺山、茅竹领等地),在吹笙台、吹笙洞吹笙也就是情理中的想象了。不但如此,这个传说还给秀美的吹台山增添了人文和音乐色彩。

    从王子乔骖鸾升天,人们自然会想到《列仙传》中写的另一个吹箫的音乐家仙人箫史,他用美妙的箫声打动了秦穆公女儿弄玉的芳心,教弄玉吹出了凤凰(也是人们想象中的仙禽)的鸣叫声。后来这对音乐家伉俪引来了凤凰,双双驾凤遨游于天宇。

    陶山“三桐”多椅桐,是凤凰理想的栖息地,引他们来做客小憩,更是顺理成章。所以人们说“三桐”这片灵秀的山川是音乐的山川,这大概就是古代“三桐”人为自己的家乡取名的初衷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榕树谭
   第00010版:玉海楼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好一片音乐山川
一位老摄影人
与他的“隆山塔”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0 好一片音乐山川 2014-9-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