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老摄影人
与他的“隆山塔”

    一位老摄影人

    与他的“隆山塔”

    ■林晓/文 刘显佑/图

    说起刘显佑,许多瑞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那位拍照片的!是的,拍照片,民间对于摄影的通俗叫法,这曾经是刘显佑最为人熟知的专业。尤其是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还未普及时,胸前挂着照相机的刘显佑是瑞安各种重大活动上人们熟悉的形象。

    刘显佑说,“对我来说,不仅摄影,美术、书法、篆刻,都是我的专业。”也难怪了解刘显佑的人说,他是瑞安城里的一大杂家。

    现在,拍照片的刘显佑年纪大了,也不怎么玩摄影了。1934年出生的刘显佑显然更热爱书法。2010年9月,市政协诗书画院甲骨文书法学会正式成立,刘显佑当选会长之后,便“住”在甲骨文书法学会里。

    日前,记者就在位于万松路的甲骨文书法学会里采访了他。从1958年起,青年时代的刘显佑在瑞安县文化馆(现市文化馆)担任美术、摄影专职干部,他由此开始接触摄影。镜头里的世界令他着迷,他的摄影作品日渐丰富。

    曾是瑞安城里一大杂家

    组建全国首个县摄影协会

    刘显佑介绍,1955年,在文成时就学会摄影,拍摄了很多照片。1958年,到瑞安县文化馆后,定期在“县前头”的宣传栏里刊出画刊、摄影作品。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还举办过“为了今年农业丰收”美术展览,还有破除迷信、反特、阶级教育等美术、摄影展览。在“文革”时期,他停止绘画。1971年开始,就任县文化馆的摄影专职干部,与摄影接触更密切了。

    刘显佑说,当时还年轻,做事认真特有干劲。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接触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1978年,他在杭州发现一本香港海鸥摄影学会的书,被上面的艺术照片深深吸引。一口气买下10多本,带回瑞安,分发给一些摄影爱好者,大家看后大为感叹,原来照片可以拍得那么好。

    之后,一群喜爱摄影的人在刘显佑的组织下,成立瑞安县科普摄影协会——这是全国最早的县级摄影协会。

    1980年3月,国内著名的摄影杂志《大众摄影》刊登一则新闻,率先报道瑞安县科普摄影协会。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来信,询问如何成立县级摄影协会。

    刚开始,协会还一一回信,后来信太多了,就专门刻了蜡纸,用刻印出来的内容一一回信。

    据《瑞安民国县志》记载,隆山塔院建于北宋开宝八年(975),隆山塔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塔比寺院迟建整整132年。“寺院和塔建造的规律,一般是先有寺后才有塔,隆山寺和隆山塔的建造也是如此。”

    抗战期间,塔刹,腰檐、副阶全部坍毁,塔身残存五层。底层青砖风化严重。“这在1988年修复隆山塔之前,塔身都是五层的。”刘显佑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任县文化馆的摄影专职干部的刘显佑经常带领导、朋友上隆山拍照片。“当年塔身虽然破旧,但瑞安县城里的风景少。隆山塔是瑞安城的标志建筑。”

    因为临江近海,隆山塔旁还有一处“观海亭”可以作为摄影背景,所以,当年来这里取景的人比较多。刘显佑介绍,他自己就有一张在观海亭里看书的照片,不远处的背景是隆山塔。

    1988年,瑞安市政府拨款全面大修隆山塔,拓建台基,新砌石雕扶栏,按原貌复原。

    留住隆山旧塔塔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榕树谭
   第00010版:玉海楼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好一片音乐山川
一位老摄影人
与他的“隆山塔”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0 一位老摄影人
与他的“隆山塔”
2014-9-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