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金粟

    马屿镇团社村50多位老板、能人致富不忘本,捐资300余万元设立“团社慈善基金会”,为村里的老人事业做了一份贡献(详见本报10月14日第2版报道),这是民间慈善助力“老有所养”的一个范本。

    老有所养,善始善终,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也是儒家核心伦理——孝道的具体呈现,《礼记·礼运》说过,“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都有“老”的时候,因此养老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老有所养”大抵只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全由各家的经济条件以及道德水准所决定。因为生产力低下,很多家庭并不能完全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倘若遭遇天灾人祸,情况就更糟糕了。家有余资,老人或可得赡养;家无余粮,老人恐怕难善终。更有忤逆不孝之辈,任由老人自生自灭,可怜之至。

    改革开放以后,日渐丰裕的物质条件为“老有所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民众所享有的“普惠式”福利状况越来越好,各级政府层面的慈善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政府层面的福利和慈善讲的是普遍性与平衡性,或者只用来解决重大问题,对局部所需恐有不及。这就要求民间人士能够自觉自愿,自发奉献慈善力量,发展村居养老事业,起到填沟平壑的补充作用。马屿镇团社村的“团社慈善基金会”,就是为村民的“老有所养”雪中送炭,为政府的慈善事业锦上添花。

    “团社慈善基金会”的做法,其可圈可点之处倒不是在年来节到的时候为老人送去月饼、被套、食用油等慰问品,或者摆上几十桌酒席请老人聚个餐。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透露,“下步,村里计划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修建一个照料中心”,这才是最大的亮点。老人如小孩,给予合理的照料,是最要紧的。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和颜悦色,在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而不仅仅是代为劳作,进献酒食,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民众的日益富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养老敬老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荣。很多人热心“老有所养”的公益事业,但苦于没有可资仿效的好范本,马屿镇团社村的做法值得推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专版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随手拍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欣慰孤女有爱包围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漫画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2014-1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