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项建达

    国庆长假,国内旅游景区票价“涨”声一片,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一时间,景区门票涨价再次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国内景区门票应声上涨成了公开的秘密。环顾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票价在百元以上的已比比皆是,即便两三百元的也不在少数。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涨价潮”,游客们叫苦不迭,大呼“玩不起”,而景区管理者也大倒苦水,诉说自身运营压力大的无奈。

    其实,景区门票涨价过快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景区维护成本增加,直接转嫁在门票上;优质旅游资源不足,供求矛盾突出;景区管理权限混乱,缺少资本性投入;此外,也不排除有部分经营者受利益驱动,把景区当作摇钱树,虚抬票价,借机“捞一把”的嫌疑。但不管什么原因,盲目跟风,任意涨价,都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到最后还会伤及旅游业本身。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曾专门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调整的幅度不得超过15%。”可是,一些景点管理部门采取断章取义、避重就轻的手法,把这一规定理解为只要到了3年门票就可以马上涨价,而且可以用足政策涨15%,以致许多景区纷纷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

    反观美国专门立法严格门票收费、荷兰以民众承受能力检验门票价格等做法,我国景区管理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像美国纽约中央公园、韩国雪岳山、埃及金字塔、法国罗浮宫、意大利古罗马角斗场等都是免费或者低价开放的。这种“让利于民”的策略,不仅没有降低产业收入,反而进一步刺激游客消费,促进了每年数百亿的间接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景区门票,而是由此拉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作为管理者,应积极发掘自身潜力,降低门票门槛,通过“吃住玩游购娱”的优质服务来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这才是景区长远发展的大计。而假若只把眼光盯在门票钱上,即便门票提高多收了三五斗,可从长远来看,必定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退一步讲,游客对合理涨一涨价,并不是完全不可接受,关键是看涨价之后的景区是否能够达到物有所值的效果。一个景区呈现给游客的价值是无形的,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但景区有没有新特色,是否又有新的产品推出,这些才是吸引游客光顾的关键。如果景区软硬件设施没有丝毫的改变,服务质量没有根本的提升,价格却大幅上涨,这让游客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旅游,是关乎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请有关管理者的目光再长远些,视野要再开阔些,措施再灵活些,千万别让一张门票阻挡了老百姓出游的脚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专版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随手拍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欣慰孤女有爱包围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漫画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2014-1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