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王 振

    近期《人民日报》发文《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不少网友赞其“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有观点认为,此事件和中组部近期发布“禁读令”引发争议有着类似的社会背景,都是反腐步入深水区后,各利益群体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这种反腐深入而引发的关于“真假福利”的争议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

    细细盘点自中央开展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不仅仅是各地老虎们相继落马,大快人心。那些长期以来为大家所熟知的中秋月饼、端午粽子、高温防暑、低温防冻等等福利也被一一取消,清新政风正悄然改变着社会风气。可是,与此同时网络上不断有帖子曝出:诸如“公务员收入不高,你为啥不信”,“多名乡镇干部因难以养家糊口而辞职”等等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更有甚者,去年湖南娄底冷水江市“被公开”的公务员工资条显示,该市绝大多数公务员的实发工资均在2001元至4000元之间。一时间,不少人表示与公务员高收入的印象完全不符,非常意外,许多民众依然不愿相信这就是公务员收入的全部。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对公务员形成一种“高收入、高福利、低压力”的固有认识呢?笔者以为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务员收入对民众来说一直是不透明、不公开的,特别是体制内的不少人都过上了相对体面的生活,这就难免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二是公务员的收入相对是复杂和不规范的,传说中的各种节假日福利、隐形的、显性的,名目繁多,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又不尽相同,撩拨着大众敏感的神经;三是少数害群之马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出现了所谓的“灰色收入”,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事实上,群众反对的绝不是简单的一盒月饼、一箱粽子这些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福利,他们反对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背后的“其他福利”。正是体制内收入的不透明、不公开,不仅无形中增加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感,也一次次地刷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大可以以此次从中央到地方的反腐运动为契机,揭开公务员收入背后的神秘面纱!首先,从制度上根本性地规范公务员的收入,“该给的一分不少,不该发的绝不滥发”。其次,建立让群众能很直观地了解公务员收入的一种畅通渠道,比如财产公示制度。最后,健全完善监督机制,“打老虎拍苍蝇”双管齐下,彻底铲除体制内的“硕鼠”,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说白了,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当公务员收入这层神秘面纱被揭开以后,也就不会出现全民关注的奇怪现象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专版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随手拍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欣慰孤女有爱包围
民间慈善助力
“老有所养”
别让高票价
阻挡游客的脚步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漫画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公职人员福利备受关注背后的思考 2014-1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