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籍抗日志士秦晓霞
抗战中屡立战功
为新中国重工起步作贡献

    瑞籍抗日志士秦晓霞

    抗战中屡立战功

    为新中国重工起步作贡献

    ■许希濂

    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瑞安曾有诸多爱国青年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与民族尊严,弃学从戎,奔赴疆场,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抗日先烈朱炎晖将军的副官秦晓霞就是其中一位。但是,岁月蹉跎,往事如烟,爱国志士秦晓霞在抗战时期的业绩及战后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所作贡献,逐渐被人们淡忘。最近,笔者整理了其女儿所提供的有关她父亲遗留笔记等资料,现略加以介绍。

    出身名门,从少酷爱武术

    秦晓霞(1908—1968),族名庆树,原名汝标,出生于仙降区吴桥乡(现为南滨街道)前金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秦秉芹,字泮芹,号藻轩,由国学生报捐,尽先五品衔,候选广东知事。遗憾的是,光绪戊申(1908)仙逝,年仅33岁,晓霞成为遗腹子,在父亡3个半月后,与孪生哥哥庆梧先后降生。这对双胞胎兄弟性格迥异。哥哥秦龙门(1908—1979),文静、喜画,受祖父影响,立志学医,自瑞安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国医学院,之后成为著名的省级中医师。而秦晓霞,好学,尤喜体育,善于游泳,爱好篮球,为此曾专门在来宅后院设置篮球架。当时的瑞安仙降区,是瑞安崇尚南拳的地方,民间素有设坛练武的习惯。秦晓霞一有空,就练南拳,故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自瑞安中学毕业后,他即投考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

    立志报国,从体校到军营

    秦晓霞在上海东亚体校学习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此时,守备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各界民众纷纷支援。

    时,秦晓霞的表姐夫——朱炎晖,正在十九路军中担任营长,在苏州河阵地反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不下火线,率全营战士冲锋陷阵,坚守阵地,指挥笃定,被称为虎将,战后受到嘉奖。秦晓霞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敬佩朱炎晖的武勇精神,下定决心做个爱国军人,投身抗日卫国洪流。

    上海吴淞战役后,十九路军调往福建,随后遣散,朱炎晖被送到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官学校受训。后,朱炎晖屡建战功,旋提升为团长,继提为518师少将旅长,驻防武汉。为抗日救国,秦晓霞从体校毕业后,背着妻儿,立马奔赴武汉,投戎朱炎晖,从军报国。他虽是个体校毕业生,但对于军事概无了解,于是朱炎晖派他到十五军军校学习培训。结业回来后,担任朱炎晖所辖旅的上尉副官,与朱炎晖朝夕相处,共赴国难。

    奋战前沿,勇夺将军遗体

    攻陷南京及台儿庄战役后,日本帝国主义结集几十万兵力,向我中原进逼,东南北三路合围武汉,武汉保卫战随即开战。

    国民政府组织的武汉会战接近尾声时,秦晓霞随朱炎晖部——国军94军185师546旅,被派守卫武汉外围的金牛地区(金牛镇),展开阻击战,为国军主力部队西撤争取时间。战斗持续一周,日军疯狂进攻金牛地区,朱炎晖率军坚守阵地,多次反击,日军伤亡惨重。朱炎晖负伤后,仍躺在担架上沉着指挥,死守阵地。秦晓霞紧随战斗,牵制日寇,掩护国军主力。尔后,日军不断增加兵力,轮番猛攻,我军被重重包围,全旅伤亡将士达三分之二,朱炎晖亦饮弹阵亡,敌军冲上阵地。

    在危急关头,秦晓霞果断组织警卫班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对敌发动反击,拼死从敌中夺回朱炎晖遗体,且引军撤离,然后将朱炎晖遗体盛棺藏放于一座小寺庙旁,托寺庙和尚看管。武汉失守,日寇到处搜找朱炎晖遗体,最后竟开棺鞭尸,散抛尸体,还残忍杀害爱国僧人诸如宾等和尚。

    据秦晓霞家属说,武汉战后,师部对秦晓霞这一果断、沉着、勇敢的事迹给予褒奖,并授予一面书有“抗敌英雄”四字的锦旗(在“文革”中被烧毁)。

    坚守岗位,保障前线药械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秦晓霞所在部队因伤亡过重,重新组编,他由前线调到后方,仍坚守于抗敌二线,担任战时后勤军需供应等事务,直至抗战胜利。

    据其履历记载:从1939年3月起,曾任湖北省宜昌县政府中尉旗官负责防空工作。后于1940年1月,调任湖北省第六战区卫生院,从事伤员救治工作,不久,调任重庆卫生署医防总队,该队主要任务是负责抗日前线的药物、药械调配。这期间,由于日寇对国统区军事与经济封锁,前线将士缺医、缺药。秦晓霞处处尽心尽责,为保障抗日前线药物的需要而不懈努力。当时,为避免日寇白天空袭,常常率部在夜间穿越高山峻岭,有时因公路被日机炸毁,车马无法通行,只好组织人员徒步肩挑背负,及时将药物送到前线,为此,他曾多次受到国民政府卫生总署的表彰。

    新中国成立初期,献身重工建设

    抗战胜利后,秦晓霞于1946年5月被调任沈阳资委会东北特派员办事处,负责接管日伪时代留下的工矿企业。当年10月,被调至沈阳机车制造公司。

    1948年冬,沈阳解放,沈阳机车制造公司实行军管,秦晓霞坚决拥护、支持,受到人民政府、东北军事管制委员会信任,作为旧职专业人员留用。

    上海刚解放,工厂、企业受破坏严重,急需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恢复生产。应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即指令东北军管会,调派一批专业骨干援助上海。1949年8月,秦晓霞担任上海市大鑫钢铁工厂总务课课长,11月,又兼任福利委员会主任委员。

    那时,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可生活条件仍十分艰苦,秦晓霞非常关心职工生活,经常深入基层、车间,千方百计为职工谋福利,为困难人员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上所遇种种问题。他在上海工作10余年,一直得到领导、职工好评,并多次受表彰。

    在“文革”中 ,秦晓霞却受到不公正对待。“造反派”以其任过反动军官为由,将其游街、斗争、逼、供、审。秦晓霞承受不了虐待与迫害,1968年7月27日,离世,享年60岁。“四人帮”垮台后,鉴于秦晓霞的生平业绩,上海市人民政府即于1979年给予平反昭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广 告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实验室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专版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养廉银”建藏书楼
抗战中屡立战功
为新中国重工起步作贡献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1 抗战中屡立战功
为新中国重工起步作贡献
2014-1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