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磁带难退休
利益格局未打破
■薛建国
近日,市区某小学学生家长林女士打进本报热线说,看到孩子的英语教材顿感头大,因为和英语书配套发下来的竟是几盒磁带。林女士纳闷: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学校还发磁带?现在连录音机、复读机都不容易买到,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呢(详见本报11月18日第4版报道)?
在电子和数码时代,要想在市场上买到一台收录机、随身听、复读机确实非常困难。奇怪的是,十几年前作为学生学习必需品的英语教材听力磁带,并没有随音乐磁带一道被时代所淘汰,还在继续作为学生学习必需品存在。为什么会这么“落后”?这是一个令全社会都很纳闷的问题。
网上有人算了一笔账:一本“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售价为26.3元,是其他高中课程教材的近4倍,原因竟是每本英语课本“附带”有3盘语音磁带。同是“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重庆、山东、河南等地仅售8.9元,附带光盘的也才10元钱,且学生可自行选择。比较下来,磁带的成本并不低,更何况每年成千上万的磁带被弃之不用。由此看来,这种“落后”不仅是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大不便,而且还浪费了大量资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时代精神。
家长有抱怨是正常的,教材出版机构的解释是兼顾教育公平:配套听力分光盘版与磁带版两种供选择,但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以省为单位统一组织采购,教育部门出于成本考虑,为了照顾广大农村地区,统一选择了更便宜的磁带版。
兼顾教育公平当然是没错的,但既然有两种可供选择,为何还要“统一”,这本身就很矛盾。再则,统一选择磁带版,那大量的光盘版又去了什么地方?所以,这种表面貌似正确的说法,内里实则是垄断利益在作祟。因为磁带保存时间短,抗干扰性能差,无法循环使用,一个学期结束,一盘听力磁带也就随之作废。而光盘或MP3等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随意复制,而且保存时间长,只要教材不更换,听力教材也就可以无限期地循环使用。如果英语教材听力转为光盘或MP3,意味着一所学校或者一个班级只需要购买一张光盘,然后让学生自己复制、下载即可。相反,英语教材听力继续使用磁带,这就迫使学生要想练习英语听力,就必须购买一盘磁带,否则就没法听。销量搞大了,利也就滚大。说白了,英语教材磁带难下岗,关键是教材垄断利益未下岗。
教材市场是被垄断掉的,即使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学校知道磁带已严重落后,又能作何选择呢?教材生产部门之所以因循守旧,主要是顾及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时俱进,不就革自己的命吗?
垄断利益格局未打破,对教育会有很深伤害,落后教材难以淘汰是有形的,无形的还有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前者容易为人所知,而后者则具有隐秘性,恐怕更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