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二胎,啥时能坦坦然然

    生二胎,啥时能坦坦然然

    ■王国荣

    想年初“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时,人们欣喜不已,但却出乎意料,婴儿潮至今并未现“高潮”,就本市的实际情况看,截至10月,申请获批的1638个家庭中,也就出生了146个“二胎宝宝”,就算预计全年可增加一倍的数量达到约300个(详见本报11月19日第4版、20日第11版),也是“多乎者不多也”。

    笔者不止一次地问过好多位可以生二胎的年轻夫妇:再生一个?大多回答确实想生,但接下去的话却让人很有同感:“养不起啊!”可见大多数人纠结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经济压力。生个“二胎宝宝”当然是大喜事,尤其是之前只生育了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想子女给他们多生一个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但最关键的还要看人民币厚实不厚实。至于“没有精力管”等原因,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因为要上班挣钱,不可能丢了工作做“全职太太”;因为要改善住房条件,拿不出一大笔钱;因为怕日后入托、入学等成本太大,给孩子、大人以及上一代人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夫妇在生与不生中徘徊并纠结。

    虽然存在单独二孩政策影响的滞后性因素,或许“二胎宝宝”会像有关部门预估的会逐年增加,但不少人尤其是城里人,内心很想“再生一个”,只是现实太骨感了,你就是让他们放开生,也未必都会去生二胎。说实在的,生育政策确实已经不再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首要因素。目前符合单独二胎条件的夫妇中,80后夫妇想生二胎的愿望,相对而言要比90后夫妇来得弱。也许前者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只生一个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政策松绑,少有思想准备。而后者在看到前者中部分夫妇生了二胎,二胎成为一种“小气候”,于是也对生育二胎形成了习惯。

    历史有时候也是会重演的。生育观念的变化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可能是“不重数量重质量”的变化,也可以是“既重数量也重质量”的变化。如此,经济条件或许不再是生二胎的主要障碍。

    如今二胎宝宝没有想象中受追捧,这也是正常现象,由不得家长催,也由不得独一代夫妇的愿望,更不因政策左右。现实就摆在那里,“政府官员出乎意料”也好,“学者出乎意料”也罢,有关的“预估数据”也仅仅只能是个参考数,“不敢生”仍是目前现实中的现实。再说了,“生孩子的事是急不来的”。倒是该急一急怎样让可生“二胎宝宝”的夫妇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坦坦然然地生,轻轻松松地养。否则,哪怕你就是“全面放开二胎”,想要二胎的也仍会纠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塘河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随手拍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主审法官”
迈开“法治瑞安”新步伐
图片新闻
生二胎,啥时能坦坦然然
勤洗手多通风,家庭预防最重要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2 生二胎,啥时能坦坦然然
2014-1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