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宪法宣誓,
更要依宪行事

    向宪法宣誓,

    更要依宪行事

    ■杨维汉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很多国家公职人员向宪法庄严宣誓,彰显了依宪执政的国家意志。我市20名法官也着法袍宣誓(详见本报12月5日第2版报道)。然而,公职人员大声宣誓之后,更要注意对宪法精神的皈依,在使用权力时真正做到依宪行事。

    如列宁所言,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我国现行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在文本中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之前,折射出“国家机构成立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民的权利”这一深刻要旨。

    国家公职人员不但要向宪法宣誓、懂得宪法,也要了解体现宪法精神的基本法律,才能依宪依法办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掌握宪法和法律是避免野蛮拆迁、刑讯逼供、枉法裁判等漠视公民基本权利发生的基础,也能让“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的官员少一些。

    以宪法的精神为遵循,要求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脑子里时刻绷紧“公民权利”这根弦,谨慎行使手中职权,严格遵守正当程序。拆迁时,政府是否依法建立起与群众充分协商的沟通机制,是否按照相应法定程序使被拆迁人的利益得到应有补偿;城市管理者考虑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时,也要想到是否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检察官在提起公诉前、法官在作出人命关天的判决前,应当认真检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原则是否在案件中得到真正落实。

    毋庸讳言,依宪依法办事,也许会让国家公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犯难。走程序往往耗费时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还不一定能达到官员心目中的效果。如果上司的文件、指示与宪法法律相抵触那就更加麻烦。因此,除了向宪法宣誓之外,还必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让宪法在实践中真正管用。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对于出台这些促使国家公职人员依宪依法办事的具体措施,人们拭目以待。

    一年中,国家宪法日虽然只有短短一天。要让宪法“热”起来、立起来,树立它应有的权威,没有对宪法条文深切的认知,没有对宪法精神切实的把握是不行的。每一位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应牢固树立宪法观念,把宪法原则真正落实,从而让宪法真正保障好人民的权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实验室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为企业招工“包吃住”喝彩
向宪法宣誓,
更要依宪行事
图片新闻
从法制到法治的普法“升级版”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向宪法宣誓,
更要依宪行事
2014-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