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飞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时9个月建成150米长廊,镌刻瑞安历史文化名人诗词、对联
马道文化长廊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长廊夜景

    历时9个月建成150米长廊,镌刻瑞安历史文化名人诗词、对联

    马道文化长廊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记者 金汝/文 陈立波/图

    “这里的诗词真不错,很有瑞安特色,以后在这里不仅可以休闲娱乐,还可以学点文化知识。”昨日,飞云街道马道村文化长廊里,村民焦金水指着一处诗词说道。

    记者从马道村了解到,该村将原来杂草丛生的河坎打造成文化长廊。该长廊于2014年3月动工兴建,历时9个多月,将于下周竣工。

    该长廊文化特色浓厚,有廉政中国、二十四孝文化展示牌、101条瑞安历史文化名人诗词等。马道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小娒说,文化长廊将集警示、教育、参观、宣传、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村民增添了休闲去处。

    150米长廊成休闲场所

    马道文化长廊紧邻上塘河马道段,与龙岛桃源老人公寓隔河相望。长廊长约150米,高约3.88米,共51间,总体造型简洁大方。廊顶为单檐山顶,造型古朴壮观;两面廊柱之间均置石椅,51间长廊相连;廊内顶板花鸟雕刻精细。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长廊别有一番景致:照明灯点亮整条长廊,朴素、简洁的长廊染上一抹淡黄的灯光,显得温馨、柔和。尽管天色已暗,但是依然有村民三三两两在长廊里闲聊。

    别看现在文化长廊干净整洁,此前这里可是一道杂草丛生的河坎,3间简易廊亭组成的休息间成为老人们的休闲去处。

    “老人常在休息亭里下棋、打牌、聊天。以前休息间没有天花板,下雨天没法待人,为此老人集资盖上了天花板。”焦金水说。

    今年初,村“两委”提议将这片河坎打造成一个文化长廊。

    该建议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慷慨捐资,500多人筹集资金约100万元。

    村民胡红兴家住长廊附近,得知村里要修建文化长廊后主动与亲戚捐资2万元,他说:“以前这里都是杂草、垃圾,现在环境变好了,往后这里将会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天气好的时候我会经常来转转。”

    长廊凸显瑞安特色文化

    浓厚的人文历史氛围是该长廊的一大特色。

    记者看到,长廊靠河一侧,树立着一块块文化展示牌,上面印有中国古代十大清官、十大贪官、瑞安古代清官等廉政教育内容,两边廊梁上刻镶着101条诗词、对联。

    一走进文化长廊,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少住为佳,看南浦飞云,西山雨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

    飞云渡是飞云江最大的渡口,自古为浙闽交通要津,渡口南岸码头就位于马道村江滨,古渡历经风雨沧桑。

    “所以我们选用这副对联,显示飞云渡南岸码头的要津地位和昔日的繁忙。”王小娒说。

    为了使长廊文化更具瑞安特色,村干部没有选用大众熟知的唐诗、宋词,而是选择瑞安历史文化名人诗词、对联,既介绍瑞安历史名人、风光,又反映乡土风情。

    王小娒介绍,为了选择具有瑞安气息的诗词,他们到市档案局、玉海楼翻阅大量书籍、文献,初步搜集200多首(副)诗词、对联,经过精心筛选后,最终确定101首(副)诗词、对联,前后共花了10多天时间。

    据悉,下一步,该村将在长廊另一侧设置二十四孝文化展示牌,建造九曲桥,连接对岸河心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专 版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飞云新闻
   第00008版:专 版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百姓事
   第00013版:远望角
   第00014版:玉海楼
   第00015版:广 告
   第00016版:车周刊
飞云驻企服务员今年解难题51个
马道文化长廊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飞云街道
开展残疾人
志愿服务活动
瑞安日报 飞云新闻 00007 马道文化长廊成村民休闲好去处 2014-12-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