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更要治本
■薛建国
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天干物燥,每年这个时候,消防安全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咱们瑞安也不例外,一场轰轰烈烈的消防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已在全市铺开(详见本报12月24日第1版、23日第1版、22日第1版、20日第1版等相关报道)。
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事马虎不得。一马虎,付出的代价就是鲜血和生命。继塘下“11·18”火灾发生后,12月20日凌晨,安阳街道一出租房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数人受伤。事实不可谓不悲惨,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鲜血和生命面前,消防安全这根弦能不能绷紧或能否始终绷紧,这是令人怀疑的。从瑞安这些年发生的火灾来看,出租房成了火灾事故高发区。这就是人的意识问题了。缺少消防安全意识,就是漠视生命,也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从这次整治行动来看,瑞安各镇街都把出租房作为一个重点,这好比打蛇抓住七寸,方向是对的。
响锣要用重拳,治乱要用重典。在利益面前,一些出租户已经变成“老油条”了,为了少花钱或不花钱,对整改要求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嘴上答应改,实际上根本不付诸行动。好比扫把不到,灰尘不除。所以,在这次行动中,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且保证监督到位,甚至不妨多杀几个回马枪。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一点“硬招”,敲敲山震震虎。比如近日警方对因拒不整改出租房消防隐患的房东依法处以行政拘留,这对那些心存侥幸者是个很好的警示。
集中整治加追究法律责任,对出租房消防安全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人们期盼的这种效果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集中整治行动是必需的,但仅有整治行动是堵不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漏洞的。集中整治行动是治标,我们要通过治标来为治本赢得时间。只有通过治本,才能建立长效机制。
瑞安外来务工人员众多,这注定有巨大的租房市场需求。房屋出租成了不少瑞安人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而对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来说,降低租金等生活成本,就等于多赚,所以,破旧的房子或哪怕是违章搭建的棚子都不愁没有租户。
2009年,瑞安在拆除大量隐患简易棚后,拿出部分用地指标,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村级集体筹建一批结构规范、设备齐全、安全到位的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作为一件新鲜事,省内外众多媒体对瑞安兴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予以报道。这既是一项拴心留人的利民工程,也是瑞安市政府着力从根本上铲除消防隐患的创新之举。只是,这么一件美好的事情一旦遇上了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加上监管缺位,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也只得继续租住在有消防隐患的简易棚里。
所以,治本的根本离不开治人——治治那些有位不为或胡乱作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