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汉服诵经典
享受精神生活

    穿汉服诵经典

    享受精神生活

    ■金  粟

    在上望街道蔡宅村文化礼堂开馆仪式上,10名学龄前小朋友身着传统汉服,在舞台上跟着老师诵读国学经典(详见本报12月24日第10版报道)。情景喜人,网友纷纷点赞。

    丰子恺先生说,人生可以看作三层楼: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文艺,灵魂生活是信仰。小朋友们穿汉服,诵经典,诵读国学经典,显然是在享受着精神生活。

    终生沉沦在物质层面的人是粗鄙的,是麻木的,也可能是痛苦的。钱多的时候一掷千金,百般炫富,其内心却是贫穷的;钱少的时候唉声叹气,四处哭穷,可怜可悲又可笑。这些表现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下一代,这便是“家教”。

    近日网上热传“幼儿园孩子拼爹,嫌家长没车接自己放学”(详见本报12月22日第3版报道),无论是“拼爹”还是“被拼爹”,都是“物质教育”的结果。有车的家长,特别是拥有豪车的家长,总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大门口,堵着通道停下来,最好是直接送到教室门口,看着“宝宝”踩着红地毯走进教室,全然没有顾及到无车家长及其孩子的感受,这岂止是不尊重他人,简直是粗暴无礼。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好礼的富人应该学习西方的一些家长,远离学校就把车停下来,然后看着孩子拐个弯走向学校,或者自己也下车,陪着孩子走向学校,相对贫穷的家长也不必羡慕嫉妒恨,理应与自己的孩子一道,坚守着内心的精神之乐。

    那些穿汉服诵经典的小朋友,他们的内心应该是有着精神之乐的,陶醉于国学经典的他们,不至于有“拼爹”或者“被拼爹”的念头,因为他们分明已经迈上了第二层楼。

    有人说,穿汉服诵经典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笔者不以为然。子贡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文饰与本质一样重要,形式与内容一样有意义,如果否定文饰与形式,那就像兽皮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皮与犬羊的皮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只有文饰与形式是绝对不合适的,正如孔子所说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不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外在的礼制所包裹着的,应该是一颗仁爱之心和一腔真诚之意。让小朋友们穿上汉服,诵读经典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领悟经典的内涵,践行优良的传统道德,文质兼备,知行合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从第二层楼到了第三层楼,体验到灵魂生活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湖岭新闻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议事厅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治标更要治本
穿汉服诵经典
享受精神生活
生命教育亟需走进课堂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5 穿汉服诵经典
享受精神生活
2014-1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