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7.4% CPI涨2%
数读2014中国经济
昨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GDP增长7.4%,CPI上涨2%,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6782万人。
GDP增长7.4%
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一至四季度同比增速依次为7.4%、7.5%、7.3%和7.3%。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迎来“增速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发挥主导作用。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去年中国GDP若按去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约为10.4万亿美元,超越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继美国之后成为第二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稳居世界第二,约是日本的两倍。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说,GDP突破10万亿美元早在市场预期当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人均GDP,约为7400美元,全球排名80位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还处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还需保持较高增速才能迈过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那就更需要通过转型创新和全面深化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持续增长。
CPI上涨2%
去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2%,涨幅较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年度3.5%的预期目标,也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价格指数低位运行反映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也为适时推进价格改革提供了“时间窗口”。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近年来受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等影响,“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引擎动力减弱,下一步稳住投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去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实际增速比此前一年回落0.6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动力中,消费被寄予厚望。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进出口总值增长2.3%
去年我国进出口额264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较7.5%左右的年度目标差距较大,但增速仍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城镇就业人员增加 1070万
去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底线。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降反升,简政放权等改革红利的释放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而服务业等吸纳就业渠道的变化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变化。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71万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
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8%
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8.0%。去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6.8%和9.2%,增速皆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