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不住家”
看年俗的改变

    “回家不住家”

    看年俗的改变

    ■王国荣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尽多少背井离乡外出打拼人的心声。过年,是一种文化;年俗,千样百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程,年味的淡去,风俗也随之改变。一如不少瑞籍华侨、经商人员回乡过年不住家,选择住酒店,因为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详见本报2月10日第6版报道)。虽然有的老人不乐意,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风俗的改变。

    像每年春节都会带着老婆孩子回瑞住上半个月的意大利华侨林先生,一到瑞安就先订好宾馆,然后回湖岭老家拜访亲朋好友。其实,他们的生活习俗多半早已改变,住酒店就图个省事,不想给家人添麻烦,“不用拘束,免除打扫劳累,住得也舒适”。对好多在外闯荡打拼的人来说,住旅店已是家常便饭。而且有的人钱包鼓了,为了感恩父老乡亲,表达一片孝心,特意要把常年大门不迈的老人家接出来,让他们也享受一下高档宾馆的住宿、豪华酒店的佳肴;甚至给他们爽爽快快地泡个澡,跟亲朋好友去卡拉一场,不也其乐融融?

    当然,一年难得回趟老家,即便老家再破旧,家门肯定是要进的,绝大多数人住宾馆“也就是晚上睡那几个小时,大多数时间还是跟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因为这个家里有割舍不下的亲情,有太多儿时的记忆,苦甜酸辛、怒喜哀乐,回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远远胜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是不是有了几个钱,就嫌弃这个破家不能住了?”做儿女的,恐怕谁都招架不住老父母这般怪罪。为了不使老人误会,往往也会依了老人,不再去住宾馆。也难怪,老人的观念很固执也难改变,可以理解。尤其有些农村人好面子,盛行攀比,儿女回家过年如果不住家里,怕被人说闲话。所以有些人还特意要乘飞机回家,甚至有小伙子火车坐到县城后再去租辆宝马,停在家门口“扎面子”,表明自己在外混得不错。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风俗使然,还有就是各种观念、风气的碰撞与混杂。

    本来嘛,过年回家不住家,多半是出于老家不怎么宽敞、生活起居不怎么方便、不想麻烦家人考虑的,而且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旅行度假酒店业兴旺相适应的一种改变,同时折射乡情民俗的改变,尤其与经历了外面精彩世界的人们的观念改变相吻合。这个改变,也仅仅是过年风俗改变的一个方面。后浪推前浪,新潮赶旧潮,风俗习俗的改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今,多少历史久远、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过年风俗,在离我们远去。

    顺着返乡瑞安人使得春节期间瑞城客房预订爆满这个侧面看过去,年俗的改变还有许多。比如,很多地方除夕燃放烟花爆竹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人们不想看到烟雾之中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来的乐极生悲样子,更不想让自己家乡的PM2.5直线上升,蓝天碧水变成了十面“霾”伏。更有想得开的,一拨拨在饭店酒家包了年夜饭、订了房间,还有的都飞到他乡异国旅游过年去了,解放很多繁文缛节、礼仪客套,省下大把买洗烧煮的力气。

    年俗随年味淡远,是风俗的改变。风俗变是因为物质丰富了,而物质富裕了,人的精神也随之变化,越来越不讲究吃吃喝喝,央视除夕大餐也早已失去吸引力,现在谁还守着个电视屏找乐子?因此,过年回家,不在于住不住家里,而在于亲情。那么,让亲情更富有时代特征,让风俗更顺应时代变迁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议事厅
   第00006版:随手拍
   第00007版:广 告
   第00008版:远望角
“回家不住家”
看年俗的改变
好“口子”
利“宣泄”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回家不住家”
看年俗的改变
2015-2-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