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6旬老太为省钱徒步找儿子》后续
救助站帮阿婆找到文成的家
■记者 黄君君
日前,重庆6旬阿婆韩开琼为了省钱打算从温州南火车站徒步去文成找儿子,可因为人生地不熟,花了12个多小时才走到陶山桐浦(本报3月13日4版曾作报道)。3月17日,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顺利回到了文成,找到了亲人。
回顾: 阿婆为省钱徒步寻子
3月11日晚,正在桐浦社区值守的特警救助了一位阿婆。民警多方查找阿婆家人的联系方式,均未果。最后,民警将阿婆送到了市救助站,请救助站工作人员帮忙送她回家。
据阿婆说,她叫韩开裙(音译),四川人,今年63岁。她年轻时嫁到文成县,这次独自一人从重庆坐动车来到温州,准备去文成找儿子。因为身上仅带了200多元钱,为了省钱,准备从火车站徒步去文成。阿婆不会讲温州本地话,加上人生地不熟,她只能走一段,问一段,歇一段,徒步12个多小时,才走到了桐浦。
3月12日,在与记者交谈中,韩阿婆突然想起,她儿子所在的村子名叫桃坑村。经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查寻,发现文成县确实有个桃坑村。“ 如果确认是在桃坑村,我们会派人送她到那里,交给她儿子。如果没有的话,就看阿婆自己的意思,想继续寻找,救助站会尽力协助;想回重庆,救助站也会买好车票,让老人回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道。
进展: 记错村名但认识路,阿婆找到文成老家
3月14日上午,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了韩阿婆远在四川的孩子,并且查明了韩阿婆的身份。原来,韩阿婆本名为韩开琼,四川人,63岁,曾在文成生活了20多年。
然而,老人的归家路并不是一帆风顺。3月17日9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首先送阿婆来到文成县民政局查找。但根据阿婆所说的其居住地为文成桃坑村、其子名为洪数东(音译),工作人员并未查到相符合的信息,并且阿婆所说的桃坑村与她所描述的地方并不是一个方向。
“我认识路,知道怎么走。”到了文成之后,韩阿婆一下子有了熟悉感,并明确表示自己知道回家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到阿婆年岁已大、语言不通,工作人员决定让韩阿婆带路,一起护送老人回家。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韩阿婆的家并不在她口口声声说的桃坑村,而在文成县大坑村。当天,在韩阿婆的指引下,车子开到了一排4层落地房前,此时,韩阿婆认出了其中一间尚未装修的红砖房就是她的家。
一下车,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并认出了阿婆的身份,在人群中,还有她的老公——洪玉松。“回来就好,谢谢你们!”洪玉松看到韩阿婆很激动,连声感谢工作人员。
原来,去年8月份,韩阿婆说想回家看看哥哥,洪玉松就把她送到了温州火车站,让其坐火车回乡。“我电话号码写给她,地点也有写给她,估计她掉了。”他说,他叫洪玉松,并不叫洪右松,他们的儿子名叫洪沭东,不叫洪数东。
“她就是我们村里洪玉松的老婆,去年去四川过年,到现在一个电话也没有打回来。多亏了你们,谢谢你们。”大坑村书记廖金直说。
韩阿婆见到丈夫洪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