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感于查回炉奶
“大吃一惊”

    有感于查回炉奶

    “大吃一惊”

    ■王国荣

    1月3日生产的早餐奶,涂改一下外包装就变成了2月6日,无良奶商瑞安市绿惠饮料有限公司,就是这样把“回炉”的20多万瓶过期牛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半年时间里,顺顺当当地送到了浙闽地区的一些早餐店,最终被大人和孩子当成营养食品喝进了肚子……(详见本报3月26日、27日报道)。

    这起已被公安和市监部门查处的涉嫌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案子,性质比较恶劣,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过去月饼等过期食品回炉销售的事听说不少,但把本身保质期很短且已过期个把月的早餐奶回炉销售,还是极少听闻。要不是“2月6日有市民向市监局举报,他在某早餐店购买的早餐奶有问题”,这无良厂家的过期回炉奶是不是还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笔者非常“纠结”这样一个细节,即:制奶工厂脏乱差的场面几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难怪连见多识广的执法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看到“混乱的场面”也“大吃一惊”!报道中说:过期奶被任意修改生产日期、用拖把清洗奶瓶,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在这不大的厂房内发现更多的问题……这完全像个“地下食品作坊”,哪里有一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模样,笔者也不禁“吃惊”,这“龙头”不知道是怎么评出来的。

    挂着“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牌子,却干着制售过期食品的勾当。笔者“吃惊”之余不禁在想,要是它真的是“地下作坊”,“挖地三尺”躲在地底下生产也罢了,因为人们难以发现,因为“狐狸太狡猾”。但是,狐狸总有露尾巴之时,即便擅长钻洞躲藏的老鼠也有出来偷食的时候。一家在地上每天生产、运送大量早餐奶的“龙头企业”,居然能在多次“食品安全亮剑行动”的浩大声势下不受震慑,莫非其有隐身术,能够蒙过所有人的眼力?

    应该是人们的眼力没去触及,或是见它披着一件鲜亮的“外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吧,以至于到了现场才“大吃一惊”?利欲熏心的过期食品制售者固然可恶,但是如果监管、巡查等应该触及的日常执法机制不能有效到位,光靠消费者自己去识别,写在纸上的法律是远远震撼不了这些无良企业的。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那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而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说,“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好在这次有消费者发现了,执法人员前往陶山镇某工业区内的这家不良企业进行查处,对8名涉案嫌疑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使案情大白于天下。期待通过这次事件,相关部门能以三个“最严”把食品安全“管”到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今日汀田
   第00008版:玉海楼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有感于查回炉奶
“大吃一惊”
愿出境消费
不再扭曲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有感于查回炉奶
“大吃一惊”
2015-3-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