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撒点野”
又何妨

    让学生“撒点野”

    又何妨

    ■高振千

    媒体近日报道,义乌市义亭小学在上个学期进行了一项教育探索,撤掉教室讲台,把班主任的办公桌搬进了教室。近期,学校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的家长认为这项措施“会约束孩子的课堂行为”,其中6.7%的家长更是直接对这项举措表示反对;80%的学生觉得对学习有帮助;6.6%的老师觉得压力很大。

    笔者不知道这调查的样本是多少,调查对象的分布又如何,仅仅看这组数字,尽管有人感到有压力、表示反对,但似乎该举措还是利多弊少的。其实,“班主任进教室办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好像是从国外学校引进的,也有某教育家亲身力行,也经常有学校模仿这种做法被当作“教育改革”见之于报端,但坚持了多久、最终效果如何?基本上没有后续报道跟进。

    “班主任进教室办公”的目的是什么?是让班主任能更加了解学生的上课和课间状态吗?是让其他老师更加认真备课、更加注意言行吗?其实,班主任了解学生有很多途径,并非“钉”在教室里不可;至于督促其他老师上课,更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说白了,“班主任进教室办公”大多为了维持班级上、下课的纪律,使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做小动作、不敢讲悄悄话,更不会“追逐打闹”、“无法无天”,毕竟一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惧怕班主任的。

    这样一来,在班主任坚持不懈的严加看管之下,貌似学生上课安静了,纪律好了,其他老师上课也轻松了;课间学生的行为也老实规矩了,甚至不敢走出教室半步。但是,爱玩耍爱嬉戏是学生的天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管得这么宽,几乎是把学生在校的时间盯死了,让学生“如芒在背”,如此,学生在校还有多少自由度和空间?长期处于这样的管控之下,学生还有多少天性可言?难怪有学生说“怕回答问题答错,被班主任批评”。

    现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点一点扼杀学生的天性。没有了天性的学生还是孩子吗?丧失了宝贵天性的学生同样也意味着童年的消逝,不会玩耍不会嬉戏,少年老成、中规中矩,如此的教育高压之下,成长的学生还有多少创造意识与创造力?当然,现代学校授课模式需要纪律的保证,可也正是那些严格的纪律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可贵的灵气与天性。如果不是严重到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在校园里、教室里,让学生们保留点可爱的天性,“撒点野”又何妨?

    “班主任进教室办公”,别说学生难以承受,同事又情何以堪?难道班主任自己不累吗?为了学生、同事,班主任还是及早将办公桌撤出教室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专版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在现场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随手拍
   第00013版:榕树谭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红色细胞”是党在群众中的
健康因子
让学生“撒点野”
又何妨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让学生“撒点野”
又何妨
2015-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