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副刊情结
■王 键
前几天在瑞报通讯员微信群里,新老通讯员们相谈甚欢,各抒与日报结缘之情。在微信群里我戏说“重出江湖”,虽属戏言,但事实证明自己在瑞报副刊发表的文章愈来愈少了,近五六年时间几乎没有文章见报。
探究原因。懒惰是其一,杂事多是其二,平日写的文风文体不适合报刊发表是其三,没有理由可解释是其四。在微信群里,黄选坚说我一直在江湖,这江湖指的是文学江湖。这倒也是,我一直未舍弃写作爱好,未曾离开所谓的文学圈子,近两年不务正业陆续尝试接触其他文体写作,有时甚至觉得晚上坐下来写篇文章是一次心灵的抒发和身心的休闲。
孙编在微信群里向我约稿,说期待我的文章。真好,这无形中激发我的写作动力。我寻思着,该写些什么呢,就写写与瑞报副刊的情结吧!于是,我便在家里翻出当时曾发表于日报的文章剪报,发现1995年、1996年、1999年曾发表过几篇评论文章,2004年、2005年则发表了较多随笔,曾被评为报社积极通讯员。2006至2009年陆陆续续发表得少了,直至淡出瑞报副刊版面。
但2004年有两次发表的经历令我难忘。一次是某旅行社与报社联办并冠名的有奖征文比赛,我的一篇散文获得三等奖,奖金300元。那次的奖金是旅游线路,一张价值300元的旅游券,如果专门为之安排一次旅游显得不妥,一个人跟团又没劲。正当犹豫不决,当晚,我接到一个电话,询问是谁,对方报上名字——万锡春。我一愣,忙向对方问好,我们相识多年,当时却联系和接触不多,由于常在副刊发表文章,相互又非常关注。锡春兄说自己获得征文二等奖,是张500元的旅游券,是否能结伴选择一条旅游线路,一起去!我顿时振奋,他的话正解决了我的抉择难题,两人便在电话里相约同游武夷山。翌日,去旅行社定好线路,3天的武夷山之旅玩得惬意而愉悦。至此,我们也成了常有往来的朋友。这就是报社带给作者的意义所在。
还有一次是2004年3月份,瑞报文化周刊举办一次题为《眉飞色舞》的“小说接龙”写作竞赛,由金编召集金庆伟、潘永华、王永乐、我还有其他约10余位作者,写了15篇接龙小说,恰好当时瑞安房地产刚热,所以内容自然而然牵涉到炒房,这个活动延续了4个月。这也是我首次参与报社的集体创作活动,非常刺激,因为整个故事情节和发展脉络都要根据上一篇的内容来推进,我当时写了两篇文章。
这两次的发表经历,带给我美好回忆,这种互动意义远大于文章发表的意义,也一直是一段难忘情结留存于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