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本真,还孩子快乐童年
■高振千
近日一些观众热捧电视剧《虎妈猫爸》,与其说是对赵薇、佟大为等明星阵容的关注,倒不如说是教育热点话题引人入胜,特别是该剧触及了诸多难以回避的教育问题,如“择校”、“择师”、隔代教育方式的冲突、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别等,虽然这些问题被集中在一起,而且有夸张且被放大的现象,但其典型性和代表性仍然值得肯定。
为了让女儿进重点小学,在想方设法尝试了其他途径行不通的情况下,虎妈猫爸不惜舍大求小、舍近求远举债换买高价的学区房;为了换掉刚毕业的新教师班主任,虎妈带领家长把学校闹得不可开交;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奥数班、舞蹈班和游泳班轮番上;为了践行各自的教育目标,虎妈猫爸经常争执不休;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将来,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要实行自己的教育规划。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6+1家庭”,这已经是中国当代家庭的普遍格局,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内容,被无以复加地重视起来。
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新老教师、学校领导、留学专家等,谁都想从自己的经验、学识、角度和立场出发,把自己的教育思想灌输给孩子,对孩子学习指手画脚,让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如此相互交错的教育观念,不断打架、冲撞,并且反反复复,几乎乱成了一锅粥,更叫可怜的一年级孩子无所适从。随着教育观点的碰撞,各种矛盾、冲突激化爆发,加上其他家庭问题的刺激,无辜的孩子终于崩溃了,小小年纪竟然患上了抑郁症和失语症。正是因为大家紧紧地围着孩子转,太把教育当回事,教育还真出事了。
当然,电视剧的结局还是非常完美的。自从孩子出了问题以后,相关人员都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并愉快地接受科学的教育方法,尽管还有不和谐的声音,但毕竟渐渐地统一起来,那就是不再纠结于孩子的考试分数,不再纠结于所谓的“必胜诀”,而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电视剧里大人们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十分便捷,但现实生活中要撼动家长们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教育观谈何容易。
本真的教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平常心对待,太专注、干扰孩子的教育,违背教育规律,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