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岭农民念好蝎子养殖经
卖蝎子、做蝎酒拉长产业链
■记者 陈希林
在湖岭镇岩头村村民海信恒温养殖场,不仅恒温批量养殖蝎子,最近还成功开发蝎子酒,实行蝎子生产与加工同步发展。此举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近日,记者在岩头村该养殖场看到,4个小房间内均装着浴霸灯、加湿器和抽湿器,每个小房间有8个池子,蝎池里有许多纸蛋托,掀开其中的一个纸蛋托,里面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蝎子。“在恒温情况下,这样一个房间能养蝎子10余万只。”负责人杨海霞说。
据了解,从2007年上半年起,杨海霞引进蝎种养蝎子,并办起了养殖场。怎样把蝎子养得又壮又肥?很快,杨海霞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比起常温养蝎,使用恒温技术养蝎有不少好处。杨海霞说,常温下,蝎子从幼蝎到成蝎需3年时间,而恒温下只需10个月左右。恒温状态下,每只蝎子一年能繁殖60余只小蝎子,小蝎子的成活率可高达70%至80%。利用恒温技术养殖蝎子,他们成功培育出适合江南地区生态环境养殖的二代小蝎——“浙蝎3号”。
技术在身,发展不愁。几年来,该养殖场养蝎产业发展很快,除在湖岭镇岩头村拥有养殖场,还在东山街道八十亩建立起20亩的蝎子养殖场。目前,两个养殖场养蝎年总产量达60多万只,总产值达30万元左右。
近年来,蝎子作为传统名贵药材,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也不断被人们认识,蝎子养殖市场前景逐年看好。杨海霞养殖的蝎子是从众多品种中选出来、可以入药使用的全蝎,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蝎子养多了,仅作为商品蝎拿到市场上卖是不够的,于是杨海霞便把部分蝎子用来加工酿酒出售。“把蝎子清洗干净、晾干,放进玻璃瓶里,以枸杞等药材配方,再用白酒浸泡3个月以上即有药效。”她说。
目前,杨海霞在平阳县三门镇屿边村建起加工场,专门用于加工“瓯蝎枸杞酒”。“已加工蝎子酒2500公斤左右,分为保健酒和药用酒两类。目前该蝎子酒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已出售了500多公斤,经济效益不错。”杨海霞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