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阳光心态驱散网络雾霾
■黄朝江
10月9日,一则寻人启事出现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现年76岁的平阳万全榆垟老人陈锦芬于当天14时多在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太阴宫附近走失……直到14日15时,老人被好心人发现,平安到家后,市民们才放下心中的牵挂。
无独有偶。今年5月,王芙蓉一家因煤气爆燃重度烧伤,《瑞安日报》等媒体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声畅通传播渠道,凝聚爱心帮助重伤者,引发全城爱心大接力,短短几天,筹集善款500多万元。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网络正能量不胜枚举,让我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然而,很多网民却被网络上的负面信息、谣言所左右,一看到网络“扒粪者”揭露的所谓丑闻、真相、秘闻,主观上就信以为真了,以个别、局部的丑陋抹杀社会全面的美好,渐渐形成了顽固的思维定势——城管驱赶小贩,食品越来越不安全……于是,这些网民就参与了快意恩仇的网上指责、谩骂,人肉搜索,转发帖子。应该说,大部分人的初衷是寄希望于能激浊扬清、捍卫弱小,然而实际上却成为谣言的帮凶,参与了制造混乱,放大了负面影响。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认知的荒谬,也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性的心态。
曾经看过宋代文人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相对坐禅的故事。苏东坡坐禅时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苏东坡满怀得意。此时,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什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微微一笑。苏东坡以为赢了,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苏小妹却不以为然地说:“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众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尽是污秽不净,把六根清净的佛印禅师,竟然看成牛粪,这不是输得很惨吗?”与这则深富哲理的故事一样,看待网络上复杂的社会事件,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辩证地分析问题,用理性去判断,就会看到社会虽有其阴暗面,但主流仍然是进步、光明、美好的,就会看到邪不压正、善恶有报,内心就会充满正能量,从而坚决抵制谣言。反之,内心就会被埋怨、偏执、激愤等不良情绪所捆绑,就会过分关注社会阴暗面,从而跟着盲目信谣、传谣。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积累的矛盾不断涌现,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对此,我们每个网民要以阳光的心态来看待社会问题,看现象更看本质,看支流更看主流,看不满更看如意,看工作当中的不足更看党和政府付出的艰辛努力。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和“阳光跟帖”等活动,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