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不良贷款三年来首次“双降”
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至28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3.03%

    我市不良贷款三年来首次“双降”

    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至28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3.03%

    ■记者 项乐茹 通讯员 瑞金宣

    记者昨日从市金融办获悉,我市近3年首次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至30亿元以下,不良贷款率下降至3%的“双降”目标,企业金融风险化解处置效果显现。

    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得益于近3年我市在企业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贷款处置、金融改革深化等多方面的合力。

    三年来不良贷款首次“双降”

    截至今年9月末,我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27亿元,不良率为3.03%,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比温州全市平均水平低0.84个百分点。而在2014年8月,不良贷款率最高时曾达4.86%。这是我市近3年来第一次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至30亿元以下,不良率下降至3%。

    自2012年温州爆发局部金融危机后,瑞安民营企业遭受重创,多位老板跑路逃逸。部分企业因此资金链、担保链断裂,信用风险爆发,导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不断攀升。

    从2013年开始,我市组织开展风险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化解专项行动,强化金融协调、稳控处置,探索建立风险排查、集中会商、分类帮扶等系列工作机制,处置风险企业信贷危机。3年来,组织专题协调175次,帮助近200家企业协调解决资金链、担保链问题,涉及银行信贷金额超93亿元。

    “从不良贷款率近3年的走势看,2012年因企业全面出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2013年持续恶化。而从2014年开始,不良率上升势头得到遏制,2015年则呈现好转态势。”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风险处置手段创新

    今年8月,随着浙江三联锻造有限公司最后一笔对外担保代偿款的支付到位,该公司破产和解顺利完成,划上圆满句号。三联锻造因给5家企业提供担保,需代偿1亿多元陷入困境。后通过法院采取“清算式”破产和解的方式,经清产核资,参照破产清算的做法计算出清偿率为22%,由企业分期共支付2253万元。企业按清偿率承担部分担保责任后,银行等债权人放弃追究其剩余的担保责任,从而一次性割断担保链。如今,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经营,轻装上阵且发展态势良好,今年1至8月份产值增加25%。

    这是我市创新企业风险处置的一个缩影。针对普遍存在的处置难题,我市大胆推陈出新,创新多样化处置方式,引导担保企业重组、盘活出险企业存量资产、通过法院司法重整或破产和一次性和解割断担保链,成功化解华泰集团、拓海食品、万林鞋业等一批重点风险企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调整司法拍卖税负格局、司法拍卖按揭贷款、大宗土地分割出让、投资未达25%的土地允许法院拍卖或由政府回购、担保代偿、税前列支、涉诉担保企业厂房临时启封等,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有力化解企业金融风险。

    我市还结合本地实情,大胆改革创新,提高处置速度和力度。如进一步完善法院企业破产案件简易审机制,缩短破产清算诉讼时间;“一事一议”研究部分违章的厂房附条件允许司法拍卖;选取在塘下镇、飞云街道开展重点镇街企业帮扶试点,重心下移,形成县镇两级联动化解新格局。

    据统计,2013年以来,我市共处置银行不良贷款131.38亿元,处置65宗企业不动产,总建筑面积超27万平方米,总土地使用权面积超25万平方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阳光卫生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实验室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我市不良贷款三年来首次“双降”
马屿小伙组建蔬菜联盟微信卖菜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4 我市不良贷款三年来首次“双降” 2015-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