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小伙组建蔬菜联盟微信卖菜
“零库存”又不愁货源
■记者 项乐茹/文 王鹏洲/图
昨天早上5时,天蒙蒙亮,马屿小伙吴礼具就已从马屿出发,将一车子蔬菜送往市区。“早上把所有微信订单都送完,下午开始接受预订。”他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马屿小伙吴礼具正联合多家农业合作社组建“蔬菜联盟”,试水在微信卖菜,坚持零库存、订单化,打造O2O购菜模式。
组建蔬菜联盟,不愁货源
今年30岁的马屿人吴礼具,从学校毕业后,养兔子又养孔雀,一直是个心思活络的农业养殖户。最近,他又“不务正业”,做起了蔬菜配送的生意。他发起组建了一个蔬菜联盟,联合30多家农业合作社微信上卖菜,从农户手里收购蔬菜,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早上把蔬菜送到两家酒店,把兔子送到一家餐厅。”昨日早上9时,记者见到吴礼具时,他已把一车货物送抵完毕。
多年来,通过传统渠道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因为经过菜贩子、批发商等层层中间环节,最后卖到普通市民手中,价格高且菜品新鲜度难以保证。“如果能让农户多赚点钱,让市民的菜价降下来,这个生意就成了!”于是,今年以来,吴礼具试水在微信卖菜,直接对接消费者。
后来,他干脆联合合作社,建起蔬菜联盟。“自己手里的菜品太少,和合作社联合,既可以整合资源又可丰富菜品。”吴礼具说,他目前和马屿、陶山、文成等周边地区的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加上他自养的孔雀、兔子,菜品种类已经达到60多种。
“为保证品质,我们给农户的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不少。”吴礼具说,他们的收购价比市场收购价高20%左右。
吴礼县和合作社在合作前会签订价格协议,保证收购价优于市场价,但同时要求合作社送来的菜都是当天采摘、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以此来保证菜品新鲜,从而卖个好价钱。“大部分普通农户的诉求,就是农产品卖得出去,还能卖个好价格,这两样都满足了,农户自然会把品质好的蔬菜优先送过来。”
目前,吴礼具已对蔬菜联盟注册登记商标“瑞菜都”,建立6人团队,打造蔬菜配送品牌。
微信吆喝,卖菜“零库存”
除酒店、餐厅等固定商家,吴礼具的客户还包括普通家庭的顾客。他告诉记者,他没有在宣传推广上投入一分钱,却不费工夫引来不少顾客。
“顾客都是在微信直接下单,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保证新鲜送到。”吴礼具说。记者在他的微信上看到,每天他都会将土鸡蛋、本地大米等一些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到朋友圈里,方便顾客下单。“很多顾客都是通过朋友带朋友的方式添加的,我的微信卖菜也是靠口碑传播推广开来。”他说,一些农产品一发布到朋友圈就被抢光,之前近1000公斤本地大米上架一天就全部卖完,现在订单已经排队到第二个月。
他还巧借微信群组功能,把具备一定规模的商家拉进一个群组,将自己近期采购的信息定期发送到群里。“他们看到合适的品种,直接微信联系我看样品,省去不少时间和工夫。”他说。
吴礼具做蔬菜销售配送,还有自己的想法。“这些菜都是坚持订单化、零库存,当天进货,当天卖完。”他说,想做到零库存并不容易,但可以有效避免蔬菜腐烂造成的损失。他的团队每天根据订单量决定进货量,同时又因为和农户、合作社联系紧密,也能做到及时补货。
这不,吴礼具还成立了食品加工公司,加工生产姜粉、茅草根粉等,对大米、水果进行包装,延伸食品产业链。下步,他准备增加合作社数量,增加菜品种类,继续扩大微信卖菜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