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之看连环画
■李浙平
从前的西岘山(百姓称之为西山),因能观电影、赏戏剧、听唱词、看连环画而吸引众多市民,成为城关一处热闹的文化中心。
瑞安人叫连环画为囝儿书,我虽读书不够认真,但很喜欢看囝儿书。母亲常给我们兄弟俩5分或是1角的零花钱。因为家里有零食可吃,所以我都把零花钱存在一个邮筒型的塑料储钱罐中,等到周六下午,拿出2分或5分硬币,去西山脚书摊看囝儿书。
所谓书摊,就是用几块旧门板铺在地上,上面整齐摆着囝儿书,供人选看。书摊上的囝儿书,均被摊主用塑料薄膜包上封面,用胶水在内侧粘牢后,再用线在书左侧缝订,使其不易撕碎。一旦遇着雨天,还不会因淋湿而破损。
摊主是一个青年,矮个子略显肥胖,理着杨梅头,眯缝着双眼,一张脸从无笑意。他一旦看到有人找书时将书乱丢在摊上,就会发一声吼斥责。凡到他摊上看囝儿书者都被他吼过,我也不例外。但没办法,因为他的摊上囝儿书比别处多。其实,他一个妹妹还是我的同学,但他并不会让我免费看囝儿书。
那时候囝儿书只有手掌那么大,一页一个情节,故事内容要看下方的文字,图中人物对话要看图内框中的字。根据故事量的多少,囝儿书有单册,有上下册,也有一套多册的。如《三国演义》,一套竟达60册,看完也颇费钱。
看囝儿书价钱是1分钱两本。我找到自己喜欢的囝儿书,一般都是4本,付2分钱,就可以消磨一个下午了。然后找一个僻静处,坐在地上,慢慢看。因为是花了钱,所以不敢草率地翻,总是认真地看。
我最爱看的是《三国演义》系列,因为书里有我喜爱的赵子龙,尤其是《长坂坡》一册,我看了好多遍,他只身于曹营千军万马中夺得青虹宝剑的场面,着实令人仰慕。
其次我还爱看《岳飞》系列,《牛头山》中的高宠枪挑滑车而死,《小商河》里的杨再兴身陷冰河被金兵乱箭射亡,《风波亭》岳飞父子被秦桧迫害,让我流了好多泪水。
当然,我还喜欢看那些描绘英雄人物的囝儿书,像《刘胡兰》《董存瑞》《高玉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雷锋》《东进序曲》《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都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看囝儿书,让我获得许多课外知识和故事。可以说,囝儿书伴随我成长。直到今天,我仍喜欢看囝儿书,因为它能够让我在轻松心情下学习。只可惜如今书店里已缺少这类囝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