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温州两家人》
创造更多“看点”
■王国荣
想必很多翘首以盼的人已经在11月26日收看了央视一套首播的《温州两家人》第一集。怎么样,有点兴奋吧?尤其看到片中有自己熟悉的“瑞安元素”,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吧?看了本报24日和25日的相关报道,我似乎有这种认同感。
记得2012年11月10日,以瑞安一户农家生活为原型、以温州人经商创业历程为主题拍摄的36集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作为十八大的献礼片,温州人引以为豪,湖岭均路村村民更是开心与享受,大部分村民当了群众演员。也记得,当时我在本报作一小评《看〈温州一家人〉,知命运之变迁》。该剧收视率之高,在瑞安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也让世界看到了温州精神根源。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家人的命运变迁,而是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变迁,见证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紧紧系着时代的脉搏。
《温州一家人》带动均路这个穷村成了旅游热点。作为姐妹篇《温州两家人》,主要讲述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中掘得第一桶金以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突破困境,超越自我,应对挑战,创新创业,赶超发展的故事,它也必将引起众人对当地创业的再次关注。虽然看起来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影视作品,可你别小看文化的超强渗透力和辐射力。如今投资文化产业,是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也是一笔巨额精神财富的传承。
影视剧成为旅游景点的一种有效营销手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1980年的《庐山恋》让庐山景区人气飙升,1982年的《少林寺》让少林寺“一夜走红”,几年前的《非诚勿扰》也捧红了杭州西溪湿地……据一些旅游网介绍,今夏最红的旅游地是那些影视剧拍摄景点,超六成“80后”“90后”喜欢跟着影视剧去旅游。
通过影视剧的展现,可以聚集起很大的旅游效应,不仅带动目的地旅游热,同时也可以放大周边城市、景点的品牌效应,可谓双赢。《温州两家人》国内场景主要在温州的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和雁荡山风景区等,延续了《温州一家人》的唯美画风。就拿网友对《温州两家人》曝光片头MV中出现高楼绿道、平阳坑卫生院等场景的热议劲,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瑞安市委、市政府和宣传部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拍摄工作,为隐居的陶瓷大师新建了窑炉,把烧制瓷器的戏份“留”在了与陶没有“血缘关系”的瑞安。
假戏可以真做,真戏亦能假做。随着《温州两家人》每晚两集的续播,黄泥山变身采陶土的矿山,枫岭盘山公路摇身变成西藏公路,平阳坑卫生院扮成解放军0527部队卫生所,高楼绿道、高楼岭脚村、上泽古村落、赵山渡水库、马屿方氏眼镜、高楼拉面,以及镜商界沉浮、男女情爱等人文场面的精彩演绎,一幕幕、一桩桩都将引人入胜。“一家人”变成“两家人”,一个景引来万千人。愿《温州两家人》给温州人带来更多欢乐,愿“瑞安元素”给瑞安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亮丽的“看点”。